121.4二次函数的应用第2课时建立二次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掌握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一步理解二次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教学难点】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用简便的方法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课前准备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红光旅社有100张床位,每床每日收费10元,客床可全部租出,若每床每日收费提高2元,则租出床位减少10张,若每床每日收费再提高2元,则租出床位再减少10张,以每提高2元的这种变化方式变化下去,每床每日应提高多少元,才能使旅社获得最大利润?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利用二次函数进行决策和判断例1某杂技团进行杂技表演,演员从跷跷板右端A处弹跳到人梯顶端椅子B处,其身体(看成一点)的运动路线是抛物线y=-x2+3x+1的一部分,如图所示.(1)求演员运动过程中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2)已知人梯高BC=3.4m,在一次表演中,人梯到起跳点A的水平距离是4m,问这次表演能否成功?请说明理由.解析:(1)转化为求二次函数y=-x2+3x+1的最大值问题;(2)求x=4时对应的y值,然后与BC比较,若等于3.4,即表演成功,否则就不成功.解:(1)y=-x2+3x+1=-(x-)2+. a=-<0,∴函数有最大值为.∴演员运动过程中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是m;(2)将x=4代入函数关系式中得y=3.4. BC=3.4m,∴这次表演能成功.方法总结: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问题求解,要把握函数的相关性质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对应关系.探究点二:二次函数的综合运用2例2如图,矩形ABCD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4,0)和(2,0),且BC=2.直线AC与直线x=4交于点E.求以直线x=4为对称轴,且过点C与原点O的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并说明此抛物线一定过点E.解析:以x=4为对称轴的抛物线,我们一般可以设其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a(x-4)2+m,然后再根据抛物线经过点O与点C求出a与m的值.解:由已知得点C的坐标为(2,2).设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a(x-4)2+m, 该抛物线过点O(0,0),C(2,2),∴解得∴所求抛物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y=-(x-4)2+.设直线AC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则解得∴直线AC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x+,∴点E的坐标为(4,).当x=4时,y=-(x-4)2+=,∴抛物线一定过点E.例3跳绳时,绳甩到最高处时的形状是抛物线.已知正在甩绳的甲、乙两名同学拿绳的手间距AB为6米,手到地面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