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用计算器进行运算一、学生知识状况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生能够非常有兴趣来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关键要照顾好不能准确记忆每个键功能的学生,教师及时帮扶,通过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弱势群体来学习本节课知识。二、教学任务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特点,设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1经历探索计算器使用方法的过程,了解计算器按键功能,会使用计算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掌握按键顺序,2经历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活动,培养合情推理能力,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实际问题的复杂运算.3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本节课的重点是计算器的使用及技巧。.本节课难点是难点是运用计算器进行较为繁琐的运算和探索规律,关键是熟练准确的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三、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掌握运用内容:1、熟悉常用功能键:ONACDELSHIFT=+(-)x2xy….2、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总结按键顺序规律.(1)41.9×(-0.6);(2);(3)1.22;(4)124.目的:此处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科学计算器操作简便,快捷高效的优越性;感受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通过对简单运算的尝试操作,归纳和发现科学计算器的按键顺序与手写算式的顺序保持一致,从而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耐心,细心,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注意事项与效果:用计算器在进行计算时,学生在进行分数和乘方的按键操作,要借助与第二功能键,这时对于学生来说较困难,所以教师要在此加强引导,做好示范,鼓励学1/3生通过类似训练,总结出按键顺序的规律,从而为下一个环节中较复杂的计算的操作做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二)、例题讲解熟能生巧内容: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2测量一种圆柱形饮料罐的底面半径和高,精确到0.1厘米.用计算器计算出这个饮料罐的容积(π取3.14),结果精确到整数,并将你的结果与商标上的数据进行比较。目的:此处设置是让学生熟悉计算器上有关按键的功能,掌握按键的操作顺序,体验计算器强大的计算功能,感受数学程序思想,并能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注意事项与效果:用计算器在进行含有多层括号的计算时,特别是在(2)中,底数是负数的乘方运算时,教师可以请学生上台演示按键顺序,适时指导纠正,并通过屏幕幻灯片演示,与学生共同完成较复杂易错的计算,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下次出错。(三)、尝试练习巩固新知内容:目的:此处设置是让学生进一步熟练使用计算器时的按键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