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传统发酵技术与发酵工程的应用4.L1[2014·广东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B.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4.B[解析]酵母菌是异养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可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A项正确。用醋酸菌酿醋时需要持续通气,即利用醋酸菌的有氧呼吸,不是无氧呼吸,B项错误。泡菜腌制原理是利用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C项正确。腐乳制作利用了青霉、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通过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起作用,D项正确。24.L1[2014·江苏卷](多选)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发酵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装置可阻止空气进入,用于果酒发酵B.该装置便于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排出C.去除弯管中的水,该装置可满足果醋发酵时底层发酵液中大量醋酸菌的呼吸D.去除弯管中的水后,该装置与巴斯德的鹅颈瓶作用相似24.ABD[解析]图示弯管的水可以有效地阻止外来空气和杂菌,制造出密闭空间用于果酒发酵,A项正确。图示导管插在液面之外可用于排出发酵过程产生的气体,B项正确。醋酸菌为好氧菌,弯管去除水后有适量气体进入,利于醋酸菌在液体中上层发酵,底层液体中缺氧不利于醋酸菌发酵,C项错误。弯管去除水后有适量气体弯曲进入,类似巴斯德的鹅颈瓶作用,既能导气又能防止杂菌污染,D项正确。30.L1[2014·海南卷][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已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泡制时间有关。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回答相关问题:[来源:学科网](1)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①标准管的制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②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③将每个________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________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2)下图表示的是泡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趋势。(3)泡菜制作过程中产酸的细菌主要是________(填“醋酸杆菌”或“乳酸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