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锐角三角函数第2课时余弦和正切一、新课导入1.课题导入问题:在Rt△ABC中,当锐角A确定时,∠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随之确定.∠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呢?∠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呢?这节课我们学习余弦和正切.(板书课题)2.学习目标(1)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理解余弦、正切的概念.(2)能依据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进行相关的计算.3.学习重、难点重点:余弦、正切的概念.难点:余弦、正切的求值.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P64探究.(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方法:完成探究提纲.(4)探究提纲:①∠A是任一个确定的锐角时,是一个固定值,与三角形的大小无关,那么也是一个固定值吗?呢?②在Rt△ABC中,∠C=90°,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即cosA=.③在Rt△ABC中,∠C=90°,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即tanA=.④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叫做∠A的锐角三角函数.2.自学:学生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明了学生是否能弄清正弦、余弦、正切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中哪两条边的比.②差异指导:结合图形理解三个三角函数的意义.(2)生助生:小组相互交流、研讨.4.强化:余弦、正切的求值.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P65例2.(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方法:完成自学参考提纲.④在Rt△ABC中,∠C=90°,如果各边边长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A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有变化吗?说明理由.∠A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没有变化.理由:锐角三角函数值与三角形大小无关.2.自学:学生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明了学生是否能弄清正弦、余弦、正切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中哪两条边的比.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分类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4.强化:(1)已知直角三角形任意两边长,求其锐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可先由勾股定理求出第三条边长,再按三角函数定义求值.(2)点3名学生板演自学参考提纲第②、③题,点1名学生口答自学参考提纲第④题,并点评.三、评价1.学生自我评价: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问题未解决?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从学生学习、交流协作以及回答问题等方面进行评价.(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引入采用探究的形式.首先引导学生认知特殊角的余弦、正切,进而引出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通过作图、猜想论证,配合由浅入深的练习,使学生不但知道对任意给定锐角,它的余弦、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