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1(2017年上半年试题27-28)系统设计是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完成系统的构建过程。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配给软件模块,确定每个模块的功能和调用关系,形成软件的()。A.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B.架构设计和对象设计C.部署设计和用例设计D.功能设计和模块设计A.用例图B.模块结构图C.系统部署图D.类图试题分析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概要设计又称为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它是系统开发过程中很关键的一步,其主要任务是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配给软件模块,确定每个模块的功能和调用关系,形成软件的模块结构图,即系统结构图。在概要设计中,将系统开发的总任务分解成许多个基本的、具体的任务,为每个具体任务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的过程称为详细设计。根据任务的不同,详细设计又可分为多种,例如,网络设计、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处理流程设计、数据存储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等。试题答案(27)A(28)B试题2(2012年上半年试题10-11)在Web服务技术体制中,()是实现服务组合的事实标准。服务组合过程中需要提供对Web服务多种高级特性的支持,通常采取制定规范,对SOAP消息进行扩展的方式实现。例如,规范()通过对SOAP消息的扩展,实现Web服务的安全性。A.WS-CDLB.WS-BPELC.WS-ChoreographyD.WS-OrchestrationA.WS-SafetyB.WS-TrustC.WS-SecurityD.WS-Authorization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Web服务技术体制中相关规范的基本定义。WS-BPEL是实现服务组合的事实标准。服务组合过程中需要提供对Web服务多种高级特性的支持,通常采取制定规范,对SOAP消息进行扩展的方式实现。例如,规范WS-Security通过对SOAP消息的扩展,实现Web服务的安全性。试题答案(10)B(11)C试题3(2010年上半年试题26-27)某服务器软件系统对可用性(Availability)和性能(Performance)要求较高,()设计策略能提高该系统的可用性,()设计策略能够提高该系统的性能。A.限制访问B.内置监控器C.主动冗余D.队列调度A.限制访问B.内置监控器C.主动冗余D.队列调度试题分析软件质量属性描述了软件的非功能性属性。可用性质量属性描述了可用性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时间比例,实现可用性策略的主要方法有错误检测、错误恢复和错误防御。主动冗余就是一种错误恢复的策略。性能是指系统的响应能力,即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对某个事件做出响应,或者在某段时间内系统所能处理事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