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历史学专业考试试题解析(主观题)二、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21.弭兵运动【参考答案】又称弭兵之会,春秋中期以后,晋、楚之间势均力敌,疲于攻战,进入两强相持阶段。此时中原小国也因饱受大国争霸之苦,而普遍厌战,于是出现了以宋国发起的两次"弭兵"运动,第一次是在公元前579年,第二次发生在公元前546年,会盟后,晋、楚之间40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其他国家间的战争也很少。这种形势对恢复、发展各国的社会经济,安定人民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好处。【考查知识点】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22.嘉定和议【参考答案】开禧二年(1206年),南宋权臣韩侂胄进行北伐,这次军事行动没有周密的准备,因此,战争一开始,宋军就处在被动的位置上。开禧北伐,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嘉定元年(1208年),宋金双方再一次订立和议。和议规定宋金改为伯侄之国;岁币各增为三十万匹、两;犒军钱三百万贯;维持原来边界。嘉定和议后,宋、金两国都日益衰弱,无力再发动战争。【考查知识点】宋、辽、西夏、金的关系23.明代司礼监【参考答案】明代的宦官机构主要是十二监、四司、八局,总称为二十四衙门,司礼监为二十四衙门之首,掌管皇城内一切礼仪刑名,又掌管内外章奏文书,明中叶以后,皇帝多深居后宫,不理国政,常常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行"批红"大权,从此,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由此,宦官控制了明朝的政务。【考查知识点】明中期的政治、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24."十通"〈写出书名即可〉【参考答案】十通,是指《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这十部政书的总称。【考查知识点】中国古代历史文献25.《查士丁尼战争史》【参考答案】作者为普罗科匹阿斯,这部著作共分8卷,详细叙述拜占廷帝国与汪达尔人、东哥特人及波斯人的历次战争,同时也涉及到帝国内部的一些重大事件。详细地记载了查士丁尼政府对外征战的过程,在叙述中保存了许多真实的、宝贵的史料。【考查知识点】拜占庭帝国的政治和文化26."壬申之乱"最全考研专业课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考研党】【考研党】官方QQ号:2779890646【参考答案】672年(壬申年),坚持改革的大海人皇子举兵反抗朝廷,史称"壬申之乱",战争以大海人皇子的胜利结束。胜利后他继续改革,确立了天皇专制的集权统治。681年,制定了《飞鸟净御原令》,以立法的形式巩固了大化改新的成果。【考查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