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专业入学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第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结合产生的新科学是()A.认知科学B.神经心理学C.认知神经科学D.心理生理学【解析】C,认知科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这是一门新兴学科,极大的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基础心理学方向。2.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意识B.潜意识C.意识流D.行为【解析】A,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即对直接经验的觉知。3.被称为―生命中枢‖的脑组织是()A.大脑B.中脑C.前脑D.延脑【解析】D。延脑:和脊髓相连的部分,又叫延髓。延脑里有呼吸中枢和心跳中枢,又叫生命中枢。4.人的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分别位于()A.顶叶、颞叶、枕叶B.顶叶、枕叶、颞叶C.颞叶、枕叶、顶叶D.颞叶、顶叶、枕叶【解析】B,此题考察大脑皮层感觉区的分布,躯体感觉在顶叶,视觉在枕叶,听觉在颞叶。5.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的脑电波通常为()A.αB.βC.δD.θ【解析】A,α是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的脑电波,频率为8-13HZ。β波是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是的脑电波频率为14-30HZ,δ是在睡眠下的脑电波,频率更低、波幅更高。最全考研专业课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考研党】【考研党】官方QQ号:27798906466.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论,不属于潜意识的是()A.梦B.注意C.口误D.笔误【解析】B,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贯穿于心理过程的心理状态,不是潜意识。7.情境线索容易引发侵犯行为,支持这一观点的研究是()A.习性学实验B.恒河猴实验C.武器效应D.社会学习【解析】C,武器效应,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8.视觉中枢单个细胞的感觉野与外侧膝状体单个细胞感觉野相比,两者的关系是()A.不确定B.前者小C.两者相等D.不确定【解析】B。9.听觉的行波理论认为,不同频率的声音,最大振幅在基底膜上的部位不同,低频声波最大振幅接近的耳蜗部位是()A.底部B.顶部C.中部D.下部【解析】B,行波说认为,基底膜由声波引起的震动,从基底膜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不同频率的振动达到基底膜的不同部位后便停止下来。低频可达耳蜗顶部,高频只能达到耳蜗的底部,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