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发布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标准等同采用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本标准无论在技术内容上还是在编排格式上均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本标准的附录附录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三元刘光龙陈淼芬宿为民冯惠周庆隆许琰黄民德前言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建立了世界范围标准化工作的特殊体制每一组织均成立若干个技术委员会用以处理有关技术活动的特殊领域或的成员团体通过这些技术委员会参加国际标准的编制工作与的技术委员会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合作其他与和取得联系的官方或非官方国际组织也可参与这些编制工作在信息技术领域与已成立了一个联合的技术委员会即由该联合技术委员会起草的国际标准将散发到各成员团体以进行投票表决一个国际标准的正式发布至少要有的成员团体投票表决通过国际标准是由信息技术联合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本标准的附录及附录仅提供有关信息作为参考引言随着软件应用的发展软件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要为了管理软件质量客观和定量地确定和评价软件产品质量及开发过程质量的保证技术至为重要从而必须有一种可以提供软件质量评价用的基本框架本标准作为构成上述基本框架的一组文件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实施范围本标准定义了六个特性它们以最小的重叠描述了软件质量这些特性可以作为进一步细化和描述软件质量的基线本标准描述了如何使用质量特性来评价软件质量本标准正文不规定子特性和度量以及有关测量评级和评估的方法本标准符合的质量定义注在附录中提供了子特性定义的建议供参考本标准的特性定义和相关的质量评价过程模型适用于对软件产品质量需求的确定以及在软件生存期中对软件产品质量的评价这些特性适用于各种软件包括固件中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本标准供获取开发使用支持维护或审计软件的那些人所使用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质量术语信息技术词汇第部分系统开发定义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评估为了确定一特定的软件模块软件包或软件产品是验收合格还是发布把特定的已成文的评估准则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