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者/瑜公子中华传统文化1.了解先秦诸子散文的作品信息;掌握《孟子》《庄子》《荀子》代表作品及散文特色。2.了解汉代的文学成就和代表作品中的文化常识;了解汉代语文教育的发展成就;掌握代表乐府诗、文人五言诗、史传散文的内容和写作特点、成就。3.了解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背景、文学成就和代表作品中的文化常识;了解魏晋南北朝语文教育的发展成就;掌握不同文人集团的基本信息、不同文学样式的发展成就。本节课学习目标CHINESECULTURE重《孟子》散文艺术成就(1)“施仁政”的政治主张:藐视统治者,鄙视权势富贵,希望能消除世乱,救民于水火。(2)长于论辩:在论辩中巧妙灵活运用逻辑推理方法,往往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3)长于譬喻: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如“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4)气势浩然:“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指按照人的天赋本心,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这种修养升华出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加强文章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精练准确。诸子散文重③荀子《荀子》多为荀子自作,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是儒学的进一步发展。其文章多为结构严谨、论说周详的专题性论文,标志着先秦说理散文进入了完全成熟的阶段。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诸子散文重(2)道家①老子《老子》基本上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著作,它以玄深的哲理思辩和精妙的诗一般的语言相结合,显示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诸子散文重(2)道家②庄子《庄子》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亦是道家的又一部经典。其文章以独特的艺术造诣绝响于先秦诸子之中,奇妙的构思、汪洋恣肆的语言、浪漫的风格,都体现了其在诸子散文中的独特地位和辉煌的文学成就。寓言是其最主要的表现方式,“意出言外,怪生笔端”,其语言如行云流水,读来畅快淋漓。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代表作《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诸子散文重《庄子》的说理艺术1、意出尘外的想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