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教育观定义: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认识和看法。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相互关系的认识和对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素质教育观定义: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双基”教育基础知识:从小学、初中、高中至大学我们学的知识都是基础知识。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基础技能:听、说、读、写、做、记忆。教育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内涵(识记)(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1.国家政策保障2.推进新课程改革(掌握)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①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②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⑥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新课改带来的教学观转变:4(1)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3.学校管理、课外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1)学校管理(2)课外、校外教育活动(3)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1.发挥教师的作用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1.重智育,轻德育2.重文化知识传授,轻创新精神培养3.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4.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过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5.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指标有所下降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探讨1.转变教育观念5一是从面向升学转向适应社会的需求。二是从面向少数学生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