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人:马悦地球的未来什么样美国亚利桑纳州弗拉格斯塔夫地质勘探局的行星科学家们建立了一个“未来地球气候和地质”模型,通过这个模型,人们可以感知数亿年后的地球。他们的观点融会了地质学、海洋学、大气科学、天文学和其他学科的最新证据。科学家们认为:有两个重要的变数主宰着地球和生命形态。其中一个是温室效应中的二氧化碳,它能影响全球气温;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地球所接受的太阳能。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锐减今天,我们担心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会使太阳的热量散发不出去,从而使全球气候变暖。可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数亿年后导致地球气温升高、海洋消失、生命灭绝的大灾难的原因却是大气中缺乏二氧化碳。我们人类应当感谢二氧化碳在保持地球气候恒定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这是因为二氧化碳的作用就像是天然的温度调节器一样。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地球开始变冷,冰川期开始逼近,那么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到地球表层和海洋的化学反应的速度就会放慢。与此同时,不时爆发的火山活动仍会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将会越聚越多,这又会使气温重新升高。相反,如果地球变暖,从空气中吸走二氧化碳的反应又会加速,于是大气的温度又会慢慢地降下来。这一机制已经有效地工作了40亿年,使地球的温度一直处于不太极端的状态。然而从长远来看,太阳将会变得更亮,大约每1亿年其亮度就会增加1%。这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那些依靠热量的化学反应将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下降,二氧化碳所起到的温度调节器作用将遭到破坏。如此下去,5亿年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会下降到目前水平的40%多一点。多数的植物将会竭力争取足够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这将会导致大约95%的植物物种陷入困境。松树、冷杉和热带森林将让位于草、灌木和仙人掌这些在二氧化碳含量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也能成长的植物。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会继续下降,大约在9亿年后,最终连这些植被也难以生存。最后,郁郁葱葱的地球将变成一片土黄色。地球环境将继续恶化。大约12亿年后,太阳将会比现在亮15个百分点左右。地球表面的温度将升高到60至70℃,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将会更加活跃,几乎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消失殆尽。海洋温度急剧升高,又增加了大气的湿度,这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水汽也是温室气体,但它不能像二氧化碳那样起到温度自动调节器的作用。大气中的水分增加意味着地球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