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是一次过关性质的考核,只有出色地通过两个必经关卡,才能获取硕士的入场券。第一关:获取本科院校推免资格。推免资格看的是前6学期的排名,也就是前6学期的文化课成绩加上附加分。成绩且不说,想保研的一定会努力学习,附加分则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1、国家级学术竞赛。必须是教育部举办的,主要包括“挑战杯”课赛和创赛、数学建模大赛、互联网+、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英语竞赛等,这些比赛周期长、获奖难、含金量高,加分也多,有想法和毅力的同学一定多去尝试。2、已授权发明专利。授权周期大约12到27个月甚至更长,这个审核严苛、对发明的水平要求高,本科生在评推免资格之前很难拿到。少数学校对于实用新型专利也加分,但比发明专利少很多,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要求低、通过率高、周期短。毕竟是“一分钱一分货”。3、论文。本科生的水平也就能发个公开发行刊物(普刊),核心期刊如果没有老师指导只能望而却步,除非是大神。普刊是争议最大的,因为发表容易,也有加分,在面试时也有一定作用,所以很多人都会发表,这样一来,为了保住自己的保研名额,几乎每个保研的学生都会发普刊的论文。近两年,各高校正逐渐减少可加分普刊的篇数,有些压根不给加了。有发论文想法的同学还是先了解清楚学校的政策和自身的需求。4、社会工作。主要指学生组织任职、省级以上志愿者等。5、其他荣誉。如校级以上三好学生、省级以上体育、艺术赛事等,这个很少有人有。第二关:通过你想去读研的学校的面试。面试的形式一般是夏令营、预报名和直接面试,有些学校只给一次机会,也有的会有两到三次机会。外校是否接收也要看你的成绩和科研经历,一般学校在招生时会说一句“有公开发表论文、授权专利、参与国家重大学科赛事等科研经历者优先”。成绩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你的科研经历丰富,竞赛、专利、论文比较多,而且讲解得清晰,面试会加很多分。在面试官那里,竞赛、专利、论文是没有上限的,而社会工作、文体竞赛几乎没用。另外一个,你的课外技能也非常有用,比如会使用某专业相关的软件、熟悉某种外语等。如果没有推免资格还可以争取支教保研的机会,但是僧多肉少,难上加难。有部分学校规定,在国家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或者特等奖可破格给予推免资格,但是难度是大家都知道的。各学校政策可能略有差别,需要各位同学多方询问、了解仔细。此文章为【未来研究生】原创,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