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目的:1、能归纳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并正确理解其意义;2、会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公式进行计算,对公式中字母所表示“数”的各种可能情形应有充分的认识,并能与加减运算加以区分;了解公式的逆向运用;教学重点: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难点:底数的不同情形,尤其是底数为多项式时的变号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课本第页的引例二、复习提问1.乘方的意义: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乘方2.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与指数:(1)34;(2)a3;(3)(a+b)2;(4)(-2)3;(5)-23.其中,(-2)3与-23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4与-24呢?三、讲授新课1.(课本页问题)利用乘方概念计算:1014×103.2、计算观察,探索规律:完成课本第141页的“探索”,学生“概括”am×an=…=am+n;3、观察上式,找出其中包含的特征:左边的底数相同,进行乘法运算;右边的底数与左边相同,指数相加4、归纳法则: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三、实践应用,巩固创新例1、计算:(1)x2·x5(2)a·a6(3)2×24×23(4)xm·x3m+1练习:1.课本第页:(学生板演过程,写出中间步骤以体现应用法则)2.随堂巩固:下面计算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加以纠正。①a6·a6=2a6②a2+a4=a6③a2·a4=a8例2、计算:要点指导:底数中负号的处理;能化为同底数幂的数字底数的处理;多项式底数及符号的处理。2例3、(1)填空:⑴若xm+n×xm-n=x9;则m=;⑵2m=16,2n=8,则2m+n=。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小结:1、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2、法则适用于三个以上的同底数幂相乘的情形;3、相同的底数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4、要注意与加减运算的区别。教学反思14.1.2幂的乘方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2、了解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及其应用.教学难点:幂的运算性质的灵活运用.一:知识回顾1.讲评作业中出现的错误2.同底数幂的乘法的应用的练习二:新课引入探究:根据乘方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填空,看看计算的结果有什么规律:(1)(32)3=32×32×32=3﹝﹞(2)(a2)3=a2·a2·a2=a﹝﹞(3)(am)3=am·am·am=a﹝﹞(4)(am)n===amn.观察结果,发现幂在进行乘方运算时,可以转化为指数的乘法运算.引导学生归纳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am)n=amn(m、n都是正整数).二、知识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