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教学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一年级2、学科:小学美术3、课时:1课时完成4、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美术》实验教科书编写委员会编)2006年10月第2版第16课24页《蚂蚁搬家》5、学生课前准备:水彩笔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观察了解蚂蚁的外型特征,抓住蚂蚁的基本特征刻画动态。2、能力目标:能凭着自己的观察、体验和丰富的想象进行无拘无束的表达;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创作。3、情感目标:通过对蚂蚁外型特征及搬家过程的描绘,激发对蚂蚁的喜爱和探究兴趣;在共同创作、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和劳动的喜悦,树立集体意识,培养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观念。教学设计: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教学设计强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营造宽松自由,热烈紧凑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去感受、去体验。引导学生在掌握蚂蚁的造型表现方法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夸张地表现蚂蚁搬家的情景。本课从课题到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及学习活动的方式等都考虑德育的暗示作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团结、友爱、协作的精神。全课通过观察比较——创设情境——学习讨论——游戏小组表现——赏评启示四大教学环节实施教学。教学的第一环节,首先用亲切、简短的师生交谈,激发学生对蚂蚁的探究兴趣。接着看蚂蚁的间笔画儿歌,使学生对蚂蚁的形体特征有所了解,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然后画一画,描述、记录蚂蚁的长相。学生通过这些活动积累了对蚂蚁的一点感性认识,进而利用形象直观的会动的蚂蚁教具,与自己感受的“活蚂蚁”进行对比,理性、科学地认识蚂蚁的外形与结构,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第二个环节:创设情境,组织孩子们开展集体游戏和表演活动,行为模拟蚂蚁搬家的情景,同时引导他们大胆地想象与表现蚂蚁搬家的情景,让学生的体验有情趣,美术课堂生机勃勃。用集体合作的方式开展美术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感受相互合作的愉悦。第三环节:赏评启示环节由教师引导学生主要从合作是否融洽,想象、表现是否大胆等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并通过集体欣赏的方式自由交流,引发思考,从蚂蚁搬家的故事里得到启示与教育。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动物的形象;体会动物间的亲情与人类间的亲情;掌握大与小,疏与密的构图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采用集体绘画创作,使学生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