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3课《猴子上树》教案设计湘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3课《自画像》教案设计学校: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岑松江夫人小学姓名:张惠婷邮政编码:528315联系电话:1382345417118928624198一、背景介绍:1、授课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2、课时:1课时3、课型:造型表现二、教学理念:《猴子上树》是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是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猴子上树”这类民间玩具的制作方法,能自己动手制作玩具,并从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本课教学设计力图体现新课标精神,以人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促使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设计能力,使学生在乐中学、思中学、美中学。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加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猴子上树》的设计就是从这一教学理念出发的。三、案例描述及设置目的:课题第3课《猴子上树》课时1课时教材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二年级下册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基本方法,并能找出其他可行的方法;2、在添画、黏贴等装饰处理中,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情节性;3、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取材于一种民间游戏,通过学习,在了解传统的“猴子上树”的折法与玩法的基础上更多的强调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散思维,对折法和玩法有创新表现,使学习内容更丰富更有趣味性。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这一性格特点,结合本课内容的生动有趣,采用简单的折法、巧妙的组合,会让整个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更加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同时,由于他们年纪较小,自学能力较弱,正好可以借用本课简单的折法让他们学会自我探究和学习。重点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基本方法。难点进行大胆的想象表现。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教学设计建立在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从学习活动的基本制作方法的教学,到寻找折法的多样性,再到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设计故事情节,并进行装饰,都应该充分尊重学生意见。在教学组织方面力求寻找合适的形式方法,做到充分调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