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教学基本信息课题中位数的概念学科数学学段:第三学段年级八年级教材书名:八年级下册数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出版日期:2013年9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设计者劳曦玮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分校实施者劳曦玮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分校指导者柳晓青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课件制作者劳曦玮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分校其他参与者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中位数的概念,体会其优势和研究必要性.2.感受中位数在实际情境中的意义,能应用其解决简单问题.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和数学运算能力.教学重点:中位数的概念及特点.教学难点:中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及简单应用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环节主要教学活动设置意图引入【引言】在前两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一个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重要统计量——平均数.它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那么,这个统计量它是不是万能的呢?是不是无论怎样的数据,都可以用平均数来很好地刻画其特征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林遇到的这个问题.【问题】小林在应聘一家公司时,想要去了解其员工的薪酬水平.一位主管称全公司所有员工的平均工资为9200元.小林心想自己应聘的中层岗位应该可以达到和平均工资相近的水平,可一看合同才发现,这个岗位的实际工资仅为6000元.他又询问了公司的另外几位职员,发现他们中没有一个人达到了9200元的平均水平.小林觉得很奇怪,怀疑是那位主管提供了虚假的信通过一个具体问题,帮助学生感受平均数作为应用广泛的重要统计量,也有着容易被极端值所影响的局限性.由此引出学习和使用其他息,可这位主管拿出了公司员工的具体薪酬分布表格.分析表格的意义,第一行是数据,第二行是数据出现的次数.数据的总个数为1+1+1+3+6+1+11+1=25.求平均数:由此看出,公司主管并没有说谎.在仔细分析数据的特点后可发现,只有60000、30000、18000这3个数高于平均数9200,其他数据均未达到.可由于前三个数与后面的数差距很大,对平均数的影响也大,这是一个典型的由少数极端值影响了整体平均数水平的例子.用平均数这个统计量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显然是片面的.由此,我们来引入一个新的统计量.统计量的必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在统计表中分析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新课【中位数的概念讲解】给出如下一组数据:1、7、3、4、9、5、10将这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得到:1、3、4、5、7、9、10易知,这组数据的个数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