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0.苗圃里的蒲公英教学目标1.知道植物的繁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2.知道蒲公英果实是通过飞行来传播种子。3.蒲公英的果实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是由于结构上类似于降落伞。4.通过图片观察,了解除借助飞行进行繁殖以外的其它五种繁殖方式。5.能通过实验获取数据,根据数据对蒲公英果实飞行能力进行定量分析。6.能借助仪器对蒲公英果实进行细致观察,发现结构上的特点,并联系其飞行能力进行分析得到结论。7.能进行数据记载和观察记载。8.能采用多种形式收集植物种子传播的资料,并进行整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苗圃图片、六种不同繁殖方式图片小组准备:蒲公英果实、培养皿、卷尺、放大镜教学步骤1.回顾参观苗圃中的发现,生成研究问题。展示苗圃图片,提出问题:在参观苗圃的过程中,除了看到很多人工繁殖的幼苗,在地上角落里、砖缝中还发现了哪些植物?学生在参观苗圃的过程中,肯定会看到过这些植物,但是由于本课教学和参观苗圃相隔时间较长,可能会遗忘,通过观察图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引起学生对这一发现的共识,指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为什么这些植物能在苗圃中安家?它们来自哪里?形成本课所要探究的问题。教材中特别提示:你能做出怎样的猜想?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前期预测,形成兴趣。2.吹蒲公英比赛。虽然是一次比赛,但是教材安排的着重点应该是针对蒲公英果实的飞行能力进行实验,并从实验结果出发进行分析,从而发现蒲公英果实是怎样传播种子的这一事实。分三步进行教学:(1)提出问题:大家都吹过蒲公英没有?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能将蒲公英吹得最远。组织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活动。该活动必然会引起大量学生的关注,应该注意重视组织工作,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事故。教材安排了详细的活动步骤说明,指导学生逐一明确。指导各小组推选自己的参赛队员,分发材料并组织比赛。因为是比赛,所以就必须对每个小组的比赛成绩进行测量,并形成数据记录。测量工作由教师完成,数据记载工作可以安排合适的学生进行辅助。教材在这里没有安排分小组进行数据记载,而是以全班比赛的形式呈现数据的记载工作,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本年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数据测量和分析的能力,数据采集和定量分析是初次接触,应该由教师完成主要测量,学生承担辅助记载任务,最后的结论分析应该在引导下形成。学生在观察数据后,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同学的蒲公英果实飞行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