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测试“过山车”(教材P19~20)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测试“过山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路线、快慢等来描述。科学探究目标1.能利用自制的“过山车”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和物体的运动路线。2.能正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2.形成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及时记录、乐于交流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继续体验工程项目的建成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教学重难点重点:描述小球的位置、运动路线,比较小球的运动快慢。难点: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改进“过山车”。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各组制作好的“过山车”、秒表、软尺、方向盘、细绳、活动记录表。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大家的“过山车”都已经做好了,都符合设计要求吗?(预设:符合;一开始不符合,我们根据其他小组给出的评价和建议进行改进后就符合了。)2.揭题:如果我们将小球当作小车,它会在过山车上怎样运动呢?让我们继续观察研究吧!(板书:测试“过山车”)【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地引入,点明了本课主要任务是观察、描述、测量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情况。探索与研讨探索一:描述小球的位置1.过渡:在前面的测试中,大家的“过山车”都能使小球顺利地通过,小球在“过山车”上的位置如何描述呢?2.活动:给各组分发细绳、方向盘和软尺,指导学生测量并描述小球在轨道上的位置。探索二:观察并描述小球的运动形式1.过渡:“过山车”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如果我们让小球从高处滚落,小球的运动形式是怎样的呢?让我们继续观察。2.活动:引导学生组内进行操作,观察并记录现象。探索三: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1.过渡:小球从“过山车”起点滚落下来时,除了运动路线在不断变化,还有什么在变化?(预设:运动的快慢在变化。)那么,小球在不同的“过山车”轨道上运动的快慢一样吗?谁的更快呢?我们比比看!2.提问:我们要如何比较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小球的快慢呢?(预设:让小球运动相同的距离,比较运动的时间;让小球运动相同的时间,比较运动的距离。)我们需要什么器材帮助测量?(预设:秒表、软尺和细绳。)3.活动:指导不同小组间进行小球运动快慢的比赛活动。【设计意图】先回顾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再针对具体情况讨论如何进行比较,在“复习—应用”中巩固所学。研讨汇报拓展与小结1.提问:(教学提示:将小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