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和影子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己设计制作的测影长装置测量出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情况,能用温度计测量一天中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温度变化情况;能用自己的记录表定量记录一天中影子长度和温度的变化情况,能够从记录的数据中分析出一天中影长和温度变化与太阳的视运动的关系。2.愿意从事较长时间的观察记录活动,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完成观察和记录任务,在观测活动中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结果。3.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能说出太阳每天在空中运动的模式。4.能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出在野外辨认方向的方法。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测影长装置,温度计,观测记录表。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课时安排:用2课时,其中活动1用一课时,活动2和拓展活动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活动活动目标1.找出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关的各种变化。2.激发学生研究这些变化的乐趣。实施过程1.用5—6分钟。2.活动开始,先让学生自由地说出周围的变化哪些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关,教师将学生的发言简明扼要记在黑板上。3.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变化是否真的和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关。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些变化的规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一、观察一天中影子和温度的变化活动目标:1.能用温度计和自制测影长装置观测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并将观测结果以不同形式的图表记录下来。2.能和小组成员积极合作,坚持较长时间的观测。3.在观测活动中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结果。实施过程:1.以四人为一组。课上活动约需35分钟。2.明确活动任务后,根据本样的条件,安排学生参加观测影长变化的实验。3.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气温表。要提示学生注意不要让阳光直接照射到气温表上。4.观测时间安排在下午的第二节课,然后布置学生利用星期天的时间进行记录,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自行组织三到五个人进行。5.要求学生及时将观测到的数据记录在图表和表格中。教材第50页上半部分的图表供学生记录一天中温度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将上午和下午观测的时间记录在括号中,在温度计标出相应时间观测到的温度,最后将各温度计上标点连接起来,做出温度变化曲线图,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温度变化的情况。教材第50页下半部分的表格用来整理记录观测结果,为数据分析,找出变化规律做准备。用多种形式的图表进行记录、统计,有利于提高学生解读数据、从信息中获取规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