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衣服的颜色》教学建议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颜色的材料吸收热量的多少。2、能解释生活中利用辐射热的例子3、能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并愿意与同学交流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观测不同颜色的材料吸收热量的多少。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背景资料: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直接向四周发射。这种传递热的方式称为热辐射。热的辐射与颜色的深浅有关,颜色越深,吸收或散发辐射热的能力越强;颜色越浅,吸收或散发辐射热的能力越弱。太阳能热水器吸热的多少与其制作的材料、颜色、表面积及热水器摆放的角度有关。材料的导热性越强,颜色越深,表面积越大,表面与阳光垂直吸收的辐射热就越多。“高斯号”之所以能够脱离危险,是因为深色的炉灰、煤屑加上凸凹不平的表面积增加了吸收辐射热的能力,能够得到更多的热量使冰融化。五、教学建议1、活动一按照导学案的问题引导,在课前独立完成,课上交流讨论2、探究“不同材料吸热能力”是本节课的重点,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建议让学生课前先独立设计一份实验方案,课上各小组讨论交流,选出一份进行完善,然后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得出结论3、拓展活动“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先让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阅读科学在线,去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方案,课上组织各小组讨论方案并互相完善,课下再制作。六、反思:《衣服的颜色》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体验活动,知道黑色与白色哪个吸热多2、能独立设计“不同颜色吸热多少”的实验方案。3、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与体会。学习重难点:探究不同颜色材料吸热的强弱,并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学习过程:活动一:黑手套和白手套(此活动个人课前完成,课上交流)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说为什么冬季所穿的衣服比较深,夏季穿衣服比较浅?2、进行“黑手套和白手套”的实验。准备材料、大小、式样相同的黑、白两只手套或塑料袋,分别戴在左右两只手上,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实验后两只手分别有什么感觉:。温馨提示:(若阴天,可以用100W---300W的灯泡代替阳光进行实验,也可以参照后面的拓展活动进行实验,对比实验时,应尽量保证只有一个变量(颜色),其他因素(如材料、大小、厚薄等)尽量要相同,一定要注意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的重要性。)3、通过实验,你初步得出的结论是:色比色吸热多。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新的问题:其他颜色的材料吸热本领一样吗?你先猜猜看:。活动2:颜色与吸热(此活动课前先独立构思实验方案,课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