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本【课题名称】自制螺旋桨动力小车【执教者】深圳市宝安区石岩湖学校段倩【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来源于北师大版八年级《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活动10:自制螺旋桨动力小车。生活中的各种机动车几乎都是用轮驱动方式前进的,即动力使车轮转动,轮子通过与地面的摩擦力带动车身前进。而使车轮前进的动力来源有多种,反冲力便是其中的一种。教材先以我国火箭成功发射为情境导入,引出问题“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呢?”原来火箭升空的原理是反冲力,于是通过让学生亲手制作一辆螺旋桨动力小车来学习和感受什么是反冲力。本次劳动实践活动以培养劳动素养、激发劳动兴趣为目标,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且通过可能的劳动改进或创新来获得自我满足感与成长的力量。【二、学情分析】反冲运动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反冲力学生可能也并不陌生,但它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学生就不太明白了。也没有思考过反冲力怎样用在小车的动力上,怎样驱动小车使它行驶得更快更远。制作一辆螺旋桨驱动的小车是很有趣的,操作也不难。学生研究它不但增加了对反冲力和反冲运动的感性认识,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运动和力的理解。【三、教学目标】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2、正确组装螺旋桨动力小车和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3、知道反冲力在生活中的应用。4、形成不怕困难的积极态度,体验劳动的成就感、创造的魅力。【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研究螺旋桨动力小车的反冲运动。难点:在螺旋桨动力小车活动中,找到让小车行驶得更快的方法。【五、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操作教学视频、螺旋桨动力小车成品展示2、学生准备:螺旋桨、电动机、电机座、开关、电池、电池盒、纸板、木块、小车轮、剪刀、美工刀、热熔胶枪、电焊枪以及可自选的材料如小木棒、塑料管、画笔等。【六、教学过程】活动一:情境导入1、多媒体展示:2021中国火箭发射高燃合集视频2、教师叙述:据统计,2021年我国航天发射数量创新高,全年发射总次数达55次,位居世界第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将卫星送上太空,离不开火箭的运载。提问: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呢?原来,火箭是以热气流高速向后喷出,利用产生的反冲力向前运动的。3、承接过渡:那么什么是反冲力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活动二:劳动准备<基本知识>认识反冲力1、教师讲解:当我们把气球吹足气再松开口部,我们发现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