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好大一幅画》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通过各民族和古代部落、现代建筑的壁画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表达巨幅作品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组织画面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锻炼学生毅力;培养学生绘画兴趣,享受绘画和活动的快乐。教学重、难点:欣赏图片资料时,观察需要仔细,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大胆的表现,展示自己。教学准备:图片资料若干。教师大画。学生绘画用具:白布,大卡纸,毛笔,墨汁,颜料,调色板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1)准备活动环境。(2)师:今天一(3)班的小朋友们坐的可真有精神。小朋友们,有了我们人类就有了艺术。在远古时代,人们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在极不安全的恶劣的环境中。但人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们还用自己发现和创造的工具在岩石和洞穴的石壁上表现自己的生活,展示自己的梦想,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渴望。被称为东方天书的江苏连云港将军崖上,留着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用石头磨出的子午线和当时人们活动的情景。刻画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崇拜。今天,老师将和小朋友们一起,回到远古时代,去寻找我们的祖先们留下的生活和艺术的痕迹。二、展开活动1、(1)儿童自己欣赏书上第42页第16课的图片,感受画面形式和场面,初步理解作品内容。(2)儿童用自己的理解说说自己的感受。2、揭题:好大一幅画3、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岩石和壁画,让学生观看、感受和进一步理解,并进行适当的讲解。A、中国古代牧民常常将自己的生活刻画在岩石上。敦煌壁画,记载着很多本经卷故事,著称于世界。徐州出土的众多的画像砖,是汉代的先祖们活动、生活的缩影和对佛教的崇拜。a、画面的共同特点:尺幅较大,概括性强,自由奔放,描写的景物和当时的生活有关,有震撼人的形式美感。b、画面的由来:劳动记事,图腾,宗教或信仰崇拜的巫术,表达感情、游戏、自娱、狩猎、抗击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注:重点了解一些有广泛影响或个性特点的作品:a、尼沃洞穴中带箭的野牛和印第安人的带箭的美洲狮形象,常常被人类学家们用来说明旧石器时代岩画起源于巫术的典型例子,“他们非常喜欢用这类人工制品去仿造他们梦寐以求的猎物”。b、八千年前非洲原始人在洞穴岩壁上的人物活动图,人物和动物形象栩栩如生。)4、猜一猜:在很久以前,南美洲高原上许多巨大的画,它是什么时候,什么人画的?为什么要画?画的是什么?到今天还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