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2姓氏歌▶教学目标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字。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教学重难点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新偏旁,会写7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如可以结合家人、同学和朋友的姓氏识字。根据本课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可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帮学生识记生字,避免一味地讲解。如:①出示同学的名字卡片,圈一圈同学的姓氏,读一读。②出示姓氏卡片,同桌来认一认,说说谁的姓名里藏有这个姓氏。③做“拼一拼”的游戏。学生用打乱的部件拼成生字,如将“弓”和“长”拼成“张”。④认读“姓氏、张口、张开、花钱、孙子、子孙”等词语。(2)写字:学习写3个独体字,可引导学生发现关键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学习写3个左右结构的字,可用“比高矮、比胖瘦”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部分高低宽窄的变化。学习写“国”,可以回顾“回”字的书写,复习全包围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书写顺序。“姓”在上册学习的“妈”的基础上,巩固女字旁的书写。2.朗读指导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根据文中不同的句式,采用不同的方式朗读。如第1小节的前4行,可以安排师生、男女生、同桌间互相问答着读一读,在一问一答中,增添朗读的趣味性。后几句,可让学生拍着手读一读,增加朗读时的韵律感。本课的第2小节由8个单姓和4个复姓组成。朗读时,要关注姓氏之间的停顿,以及单姓与复姓的节奏变化,姓氏之间不要粘连,要读出节奏感。3.理解运用(1)认识姓氏。本文是一首介绍姓氏的儿歌,文中巧妙地融合了“李、张、胡、吴、徐、许、赵、钱、孙、周、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等多个姓氏。结合读文,让学生圈画文中出现的姓氏;找一找身边有这些姓氏的同学,在实践中加深对姓氏的了解。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简要介绍有关《百家姓》的内容,让学生在《百家姓》中找找自己熟悉的姓氏,丰富学生的认知和积累。本课出现的姓氏中,既有单姓,也有复姓,可以通过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单姓和复姓的不同,并联系历史或故事中的著名人物,如司马光、诸葛亮、欧阳修等,帮助学生认识复姓。学有余力的班级可以适当补充更多的常用复姓。1(2)介绍姓氏。本课中出现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