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目标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正确读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我国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样过节的。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了解传统节日的时间和相关习俗,并背诵课文。▶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利用偏旁识记“艾”与“菊”,“贴”与“赏”;结合图片识记“饼、舟、巷”这3个字。(2)写字:本课要求会写9个字,书写时可引导学生发现字形结构规律,把握同一类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与不同点。2.朗读教学本课重点是读出节奏感和音韵美。在识字的基础上,把握句内的停顿,读准韵脚,并引导发现规律,读出节奏感,体会韵律美。引导学生体会节日传递的情感。由扶到放,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好不同的节日,了解每个节日不同的活动形式。3.语言运用对于“传统、乞巧、祭扫”这样的词语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可以联系实际生活理解“传统”,补充资料理解“乞巧”,借助图片理解“祭扫”。可以通过与节日相关的图片、音乐、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练习说话,再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样过节的。▶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舟、艾”4个字。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传统节日有哪些,各有什么风俗习惯。▶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喜欢过节吗?(生:喜欢)(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请大家来猜猜:这是什么节日?课件出示:放鞭炮,拿红包。(春节,正月初一)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五月初五)吃月饼,赏月亮。(中秋节,八月十五)(3)小结:这些节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延续了几千年。(4)板书课题:传统节日。2.随文识字:认识“传、统”。认读“传、统”,教师正音。读准多音字“传”。(1)“传”:左边是单人旁,右边一个“专”。“传”字说明这些节日是从我们老祖宗那儿一代代传下来的。(2)与熟字组成词语识记“统”:总统、统帅、统一。(3)那什么是传统呢?我国的传统节日又有哪些呢?传统: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从几千年前一直传到现在。中国人世世代代都在过的节日,就叫“传统节日”。【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