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人之初▶教学目标1.运用熟字加减等方法,结合语境认识“之、初”等13个生字,会写“远、近”等7个字。2.认读“初始、初夏、天性、性格”等8个词语,复习“不”的变调规律。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会认“之、初”等13个生字,联系生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习,明白要不断进取、珍惜时间的道理。▶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①字音方面:在生字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可让学生利用生字卡片互相认读,互相正音。②字形方面:以整体识记为主,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采用多种方式,灵活识记。本课生字,在文中都独立成词,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识记有一定难度,可引导学生与熟字组成常用词,帮助识记。(2)写字。本课7个生字中有4个独体字,其中“之”和“义”不容易写美观,要重点指导;“近”和“远”都有走之,可以一起指导。2.朗读指导课堂上可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如:师生对读、同桌对读、小组赛读等。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三字经》的节奏与韵律,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3.理解运用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字词比较难理解,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讲讲与之相关的常用词,与这些常用词结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致意思。有些难理解的单音节词,教师可以直接讲解它们的意思。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可引导学生对本课的4个生字进行扩词,以巩固生字。▶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之、相、近、习、远”5个字,认读“初始、初夏、天性、性格”等8个词语。2.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教学过程板块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1.讲解故事,导入新课。(1)出示动画《孟母三迁》的故事。(课件播放动画《孟母三迁》)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吗?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里吗?(作简单讲解)(2)导入新课。这个故事出自我们的国学经典《三字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中节选的两个小片段。2.揭示课题,随文识字。(1)板书课题,教师范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认读生字“之”“初”,强调这两个字都是翘舌音。(3)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之”)指导书写要点:“之”字的主笔是平捺,要写得舒展。横撇的角度要小,平捺紧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