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青蛙卖泥塘▶教学目标1.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蛙、卖”等8个字,正确读写“青蛙、草籽”等9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3.能说清楚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4.能结合课文内容,模仿句式,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可能会说什么话。▶教学重难点1.能说清楚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2.能结合课文内容,模仿句式,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可能会说什么话。▶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本课的生字较多,且字形较复杂,主要结合故事情境分组识字。利用对比识记“买”“卖”这一对意思相反、字形相似的字;结合图片识记“牌”;利用字理识记“缺”;利用偏旁和动作识记“灌、泳”;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烂、籽、茵”;“播、撒”这两个表示动作的字,都是提手旁,与人的动作有关。(2)写字:“蛙、搬、倒、籽、破”,左右占位略有不同,可迁移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让学生谈谈写好这些字应注意的要点。“卖、泉”是上下结构,写时注意上小下大。“应”是半包围结构,广字旁的“撇”要写舒展。2.朗读教学课文故事结构相同,角色众多。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抓住角色语言,读出对话的语气。重点指导第10自然段,由扶到放,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体会童话的乐趣。3.语言运用本课可以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教学思路展开,创设多个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学会复述。第一个语言训练点是小动物说的话,可引导学生发现并习得这种“先肯定后提出建议”的语言表达方式。第二个语言训练点是故事重复的语言支架。第三个语言训练点是“吆喝”,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演练“吆喝”,再迁移训练学生推荐一本书或一种酸奶等物品。▶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1▶课时目标1.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蛙、卖”等8个字,正确读写“青蛙、草籽”等9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板块一初读课文,走进故事1.牌子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刚才老师在门口看到一块很特别的牌子,你们想看吗?(课件出示写着“卖泥塘”的牌子)(2)谁卖泥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随老师书空写课题。指导书写“蛙”字。(3)比较“买”“卖”,引导发现。①谁能说说这一对双胞胎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②指导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