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有趣好玩立体书》(第1课时)学校:深圳市龙岗区宝龙学校姓名:刘晓玲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劳动实践手册》三年级——《有趣好玩立体书》,旨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得学生了解立体书的制作原理和基本的制作方法,激发学生进行立体书的创作。(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劳动意识,并别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立体书很多孩子都接触过,但不一定了解立体书的制作原理和制作方法,因此在三年级开展《有趣好玩立体书》的教学可以很好地激发孩子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二、教学设计思路首先是介绍立体书的相关知识,借助课前调查让孩子们了解立体书的制作原理;接着以讲解和视频演示的形式教会孩子们制作《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的立体书,最后希望孩子们可以制作自己喜欢的故事的立体书。三、教学目标(一)认识了解立体书,养成爱护书本的意识;(二)了解立体书的可动原理,具有必备的立体书制作能力;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立体书的可动原理。(二)教学难点:掌握立体书制作的纸艺技法。五、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策略、问题教学策略六、课时分配第一课时:15分钟七、教学过程(一)讲解说明,借助课前调查认识立体书;(二)探讨研究,认识立体书制作纸艺技法,给课前调查的绘本故事进行分类,探讨属于哪种技法;(三)激励发展,讲述立体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含有中国元素的立体故事书。八、教学评价(一)学生自主分组进行课前调查的形式充分体现了劳动教育精神。(二)课堂教授内容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落实。(三)课堂氛围热烈,学生讨论积极,小组合作探究、质疑等环节发展了学生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九、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课前调查形式导入使学生了解了立体书的相关知识和纸艺技法,通过PPT讲解学生充分认识了立体书的制作过程,并激起了浓厚的制作兴趣;但由于3年级孩子的接受能力有限,不能针对立体书展开讲解复杂的结构分类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