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学习目标1.能举例说出中华传统美德在社会关爱、国家情怀等方面的具体表现。2.能够体会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的意蕴,愿意用他来指引自己的生活。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于的仁爱思想“仁”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的核心思想。“仁”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其核心是“爱人”,即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孔子认为,自下而上都能仁爱遵礼,社会才能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他一再强调,践行“仁德”,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我欲仁,斯仁至矣”。有一次,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他知道后,首先关地问有没有人受伤。还有一次,孔子去齐国,路过泰山,看见一个妇女在坟前痛哭。他叫学生去询问。原来,残暴的统治逼得她全家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不久,她的亲人相继被老虎咬死。即使这样,她仍然不愿意返回故乡。孔子听后感叹道:“残暴的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这两个故事都充分体现了孔子所追求的“仁”的精神孔子像南北朝时,有个叫陆慧晓的人。他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在当时地位显赫。陆慧晓一向平易近人,从不摆大人物的架子。即使地位低下的人来访,他也会起身相送。有人对陆慧晓说:“您的身份这么高贵,没必要这样做。”陆慧晓答道:“我平生最厌恶别人对我无礼,我怎么能用自己所厌恶的行为去对待别人呢?”朱冲还牛晋朝时有个人叫朱冲,他小时候十分好学,但家境贫寒,靠种田为生。村子里有一家人,三番五次地把牛赶到朱冲家的地里啃食庄稼。朱冲多次带上草料,连同啃食他家庄稼的牛,一起送到那户人家去。那家主人很惭愧,再也不让牛去吃朱冲家的庄稼了。宽则得众。------《论语·阳货》【大意】待人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君子贤而能容罢(pi),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非相》【大意】君子贤能而能包容无能的人,聪明而能包容愚味的人,知识渊博而能包容孤陋寡闻的人,道德纯洁而能包容品行驳杂的人。对照格言,结合班级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说待人宽容的意义。杜环侍老明朝时有个人叫杜环,为人厚道善良。有一个常老太太,因为家境败落,投靠杜环。杜环的家境也不富裕,但他毫不犹豫地表示要奉养她。杜环告诫家人,不要因为常老太太处境艰难就轻视、怠慢她。常老太太患病,杜环亲自为她煎药,照料她服下。常老太太去世后,杜环还常到她的墓前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