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能效服务模式__助力工业园区低碳发展_宁振华.pdf
下载文档

ID:320627

大小:1.06MB

页数: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创新 能效 服务 模式 _ 助力 工业园区 发展 宁振华
202212大众用电|目前,湖南共有省级及以上园区143个,GDP占全省35.9%,碳排放量约占全省30%,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节能降碳的主战场。为积极践行国家“双碳”战略,认真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一体四翼”发展布局,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大力拓展“供电+能效服务”,在园区、公共机构、大型企业等优质客群旁边成立能效服务站,统筹区域内客户业务开拓,积极推广能效服务标准产品和体系,实现能效服务有队伍、业务落地有抓手、客户沟通有渠道。1典型园区低碳发展问题凸显长沙临空港保税区于201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位于空港高铁联动的核心地带,是湖南打造对外开放高地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园区配电资产属于园区管委会,是转供电园区,向客户收费的电价与湖南目录电价保持一致。但随着园区经济快速发展,园区用能问题逐渐凸显:一是缺乏可靠的能效管理团队。园区自有运维队伍专业管理技术和经验不足,安全隐患多、用电秩序乱、供电质量问题突出。二是缺乏有效的用能管理手段。园区没有完善的能耗监测工具,无法开展系统级能耗分析,企业用能损耗大,降本增效诉求强烈。三是缺乏系统的减碳发展规划。园区不同用能形式、不同用能主体缺乏统筹,难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制约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切实解决临空港保税区能源管理“痛点”,助力园区低碳转型发展,2021年6月,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在技术、平台及管理上的优势,引入国网组织、管理、业务三大体系,在长沙临空港创新成立全省首家能效服务站,打造“面对面、一站式、全链条”的园区综合能源服务新模式,为园区绿色发展注入了“新动力”。2能效服务模式服务园区低碳发展的具体做法2.1创新借鉴,构建精简高效的管理体系参照电网主业供电服务站所管理方式与服务规范,建立临空港能效服务站管理体系。一是组建常驻园区的综合能源分支机构临空港能效服务站,设站长1名,内外勤人员6名,明确其工作职责,站长负责全面工作,对外整体协调和对内工作安排调度;内勤负责用电咨询、平台监控、工单派发等工作;外勤负责设备巡视、故障抢修、配电值守等工作。二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照主业供电服务规章制度等要求,制定园区能效服务站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出台业务指导手册,以及运营管理、服务管理、安全管理和人员管理等规范。三是强化过程管控,建立科学考评体系。依托省级综合能源服务平台、智慧能源App等系统,以线上工单驱动“客户诉求、设备巡视、异常消缺、故障抢修”等业务运作,实现人员到岗、现场作业、客户评价等环节全过程管控;按周对工单处理质量及闭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评价,推动站内人员“见单办事”“按单履职”。2.2需求引领,构建精准施策的业务体系聚焦客户需求,建立园区综合能源“1+N”业务体系。“1”为园区迫切需求的智能运维、线损管理、应急抢修等基础性业务,主要解决园区当前痛点难点问题。“N”为园区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分布式光伏、储能、能源站等8类拓展性业务,主要解决园区低碳发展、节能提效的问题。能效服务站通过基础业务增强客户粘性,深入了解客户用电特性,及时获取园区重点建设项目信息,掌握客户用能潜力需求,构建客户用能信息档案,为深度拓展综合能源业务奠定基础。临空港能效服务站以智能运维和线损管理为基础业务,拓展了能源规划与建设、分布式光伏建设与运维、市场化售电、水电气管理等7类综合能源业务,与园区签订合同额逾4800万元,有效提升了园区能源利用效率,全面助力了园区的低碳发展。2.3业数融合,强化智慧赋能的平台支撑依托省级智慧能源服务平台,深度融合新兴业务与数字化应用,以“数据+平台+业务”为核心驱动,强化园区综合能源服务应用场景广度与服务内容深度,提升智慧服务园区能力。一是通过平台管数据,对临空港水电气能耗情况全面实时监控,为服务中心人员全盘解析、管控企业用能情况提供智能支撑。二是通过平台管安全,建立临空港所有电力设备台账,完善配电设备资产信息;对主要能源创新能效服务模式助力工业园区低碳发展国网湖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宁振华尹泽宇节能减排27|大众用电202212设备安装监测终端,并设置运行阀值,同时系统实时在线监测设备运行状况。三是通过平台管服务,以工单化管理为驱动,对每项工作任务形成工单派发接单到达完成客户回访5个环节的闭环管理,确保服务质量与时效。四是通过平台管线损,安装400余套末端感知设备,搭建各层级能量损耗实时监测系统,实现了从总配电间、到分配电间、再到低压回路电量损耗的全面监管,推进了分电压等级、分变压器台区、分回路的线损分级管理模式。五是通过平台管电费,参照主业智能电能表与预付费管理模式,对临空港内客户实施电费智能结算改造和管理,实现了远程集抄和线上缴费,确保了电费及时足额回收。2.4资源整合,打造多方共赢的合作模式构建多元协同机制,形成多方合力,避免同质化竞争。一是梳理园区能效服务站与省管产业单位、农服公司合作模式,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构建横向协同工作机制。二是明确园区能效服务站与省市两级综合能源公司职责界面,确保后端平台、技术、商业模式等资源全面支撑前端市场开拓,构建纵向贯通的市场化业务快速响应机制。三是能效服务站定期参加园区管理周例会,建立或加入各类工作群,常态化走访企业客户,实现园区管委会、企业和能效服务站三方信息互通、工作协同互助。四是加强与内外部企业、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积极充当能源革命的探索者、实践者、引领者,打造园区能效服务产业生态,助力园区节能降碳。3建设成效通过国网核心能力的不断导入,临空港园区用能情况得到全面改善,园区综合能源服务成效初显,实现了园区省钱、企业省心、社会省能,参与各方均获得显著收益。3.1园区能源管理实现新突破专业化、数字化、智慧化的园区综合能源服务得到了园区管委会高度认同和园区企业的高度赞许,临空港面临的能源管理问题及绿色发展需求得到全面解决。(1)在日常运维成本方面。接管前,园区每年聘请13人,设备运维成本180万元/年;接管后,能效服务站仅有7人,设备运维成本降低至92万元/年,每年减少88万元。(2)在电费及线损管理方面。能效服务站接管电费业务后,电费回收达到100%;同时园区线损从25%降低至5%以内,按全年电量核算,年减少损失电量370万千瓦时。(3)在供电可靠性方面。通过对设备运行的精益监控和常态化的现场巡视巡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迅速排除,累计处理故障及异常150余起,有效保障了设备正常运行,临空港用能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得到显著提升。(4)在园区用能服务方面。通过上门服务、差异化服务、主动服务及与属地供电所联合服务,不断贴近客户。实现客户用能诉求“一次都不跑”,客户能耗降低“连续持续跑”,园区能源发展“携手一起跑”,切实解决了客户能源需求,园区用能满意度达到100%。3.2综合能源业务打开新局面临空港园区面临的能源管理问题是当下众多园区的通病,其能效服务模式以国网能力快速搭建团队、赋能园区服务、响应园区需求,开创了园区综合能源服务新局面。(1)在盈利空间方面。智能运维收入可满足能效服务站人员及运营成本需求。此外,基于与临空港良好的合作关系,该站成功开拓园区能源规划、能效诊断、节能改造等项目。目前正在开展分布式光伏、储能站、数据中心站等项目洽谈,预计合作规模将超过6000万元。同时,能效服务站进一步向临空港周边市场拓展,与百联奥特莱斯、黄花机场T3航站楼等周边大型客户签订智能运维合同,合同额达480万元。(2)在模式示范方面。临空港能效服务站构建的“数据+平台+业务”综合能源服务模式,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获得参与各方的高度认可,为低碳园区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吸引了全省30余个省级及以上园区管委会前往参观学习,在园区综合能源服务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径。目前国网湖南综合能源公司已签订低碳园区建设合作协议116个,建成园区能效服务站21个。4结束语能效服务站能效服务模式能够完美满足当前园区能源管理问题及绿色园区的发展需求,依托国家电网的管理资源和技术优势,为园区能源低碳发展提供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节能减排2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