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老师小学资料制作微信:x3481913332;课题:5.国家机构有哪些(3)国家机关的产生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六年级上学生课时:1课时提供者: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本课是六年级上册法治专册中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国家机构有哪些”的第三课时,了解国家机关的产生,初步了解“一府一委两院”的产生,在前两课时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体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本课时学习的内容,是为后面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和认识权力的行使是需要受到制约与监督,打下基础,并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法治意识。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知识与技能:1.事例结合,体会人民是国家主人。2.初步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过程;理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3.初步了解“一府一委两院”的产生;知道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使职权,接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2.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以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掌握所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基本的法治观念,以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等来面对生活。2.通过学习,学生初步形成法治意识,养成基本公民观。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通过对六年级学生的观察,与六年级老师的交流,了解到,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思辨能力,但能否理清层次脉络还有一定的困难。此时的六年级学生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初步时期。教学时,须紧扣社会热点,学生的兴趣点和生活的困惑点搭建思辨平台,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层层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提炼为理性总结,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感悟、构建并丰富学习经验,真正实现知、情、行的统一。建立对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权威的初步认知,初步认识主要国家机构,让学生养成基本公民义务观。学会了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帮助的,形成正确的维护权力的观念和能力。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