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省深圳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历史.docx
下载文档

ID:3204051

大小:698.05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4-02-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广东省 深圳市 联盟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10 期中 历史
广东省深圳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著名学者周谷城在谈到夏商两代部落国家的组织时说:“每一-氏族可称为一国,许多氏族的联合,仍可称为一国。”而在西周,诸侯统治的国家叫国,卿大夫统治的国家叫家,“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这表明西周 A.铲除了异姓贵族建立的封国 B.早期国家形态走向了成熟 C.消除了血缘关系的政治影响 D.中央实现了直接管理地方 2.下图是反映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观点的一-幅漫画。与该漫画主旨最相符的观点是 A.“无为而治'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隆礼重法” D.“为政以德” 3.下表为东汉至三国时期国家控制的户口数变化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户籍制度变动 B.佛教在中原地区盛行 C.专制皇权衰落 D.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4.右图为北魏前期、后期中枢机构 长官籍贯数量分布柱形图。图 示中官员籍贯数量变化的重要 原因是 A.鲜卑历史传统的影响 B.国家中心区域的变化 C.经济重心南移的推动 D.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 5.据记载,唐宋时期不少人扬帆出海,“每是一贯之数可以易番货百贯之物,百贯之数 可以易番货千贯之物”,还有“四明人郑邦杰以泛海贸迁为业”。另有一些人,采取与 人合股,或租船募人的方式,参与海外聚财殖货的活动。这表明唐宋时期 A.沿海经济开始崛起 B.远洋外交发展迅速 C.民间对外贸易活跃 D.海禁政策有所松弛 6.有学者对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时期的特征进行了如下总结。 A.科举普遍化与官僚政治成熟 B.北方动荡与江南的逐渐开发 C.西学东渐与传统科技的总结 D.丝路开通与中外交往的开启 7.元朝时期,蒙古族的马奶酒为中原所接受,北方传来的胡萝卜、洋葱成为了南方餐桌 上的必备之物。中原婚配中出现“频求更嫁,不以为耻”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 A.南北间经济差距逐步缩小 B.中原生活习俗受到统治者推崇 C.民族交融得到进--步加强 D.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持续上升 8.三藩之乱发生后,清政府与盘踞台湾岛的郑氏集团再- -次进行谈判。郑经要求“请 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奉朝廷正朔,受朝廷封爵”,而康熙坚决不同意台 湾比照琉球、高丽之例,认为“台湾人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比”。这说明康熙对 待台湾问题的态度是 A.通过谈判方式逐步解决 B.将其纳人对外政策中管理 C.不允许台湾变相的独立 D.要求其接受中央政府册封 9.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认为,太平军借用了西洋的军事技法,因而需用西洋技法“助剿”。而太平军对清朝腐朽权贵的打击,也促使清朝最高统治者授予新兴经世派以大权。据此可知 A.太平天国运动激发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B.洋务派沿袭了洪仁玎学习西方的主张 C.太平天国最先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汉族官员掌握了近代化发展的主动权 10.下表中历史解释合理的是 11.武昌起义爆发后不久,一向仇视革命的广西巡抚在全副武装的革命志士及新军将领的“说服”下,一跃成为新政府的领导人;同盟会广西支部部长未能在新政府获得一官半职,甚至连在广 西都督府成立大会上发言的资格也没有。这最能说明 A.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 B.辛亥革命潜伏失败隐患 C.民主与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清朝的领土已四分五裂 12.下表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些重要论述。据此可知,他们都 A.肯定了传统道德原则的可取性. B.以民主科学精神推动思想进步 C.主张政治革命与思想启蒙并重 D.力求推陈出新创造时代新文化 13. 1921年11月,毛泽东在《劳工周刊》上撰文提出:“劳动组合的目的,不仅在于团结劳动者以罢工的手段取得优益的工资和缩短工作时间,尤其在于养成阶级的自觉,以全阶级的团结,谋全阶级的根本利益。”这说明当时的毛泽东 A.号召工人联合打破旧世界 B.看到工农联合革命的必要性 C.对苏俄革命道路产生怀疑 D.强调城市武装暴动的重要性 14.下图为1933年3月,苏区 瑞金《红色中华》杂志第57期推出的“三八特刊”中的一幅插画。这体现了当时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A.塑造新女性形象 B. 宣传婚姻自主 C.废除封建旧制度 D.推动妇女解放 15. 1939年1月,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在延安召开。参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3年,政府也可聘请勤劳国事并在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有名望者为议员,但名额不得超过议员总数的1/10。中国共产党旨在 A.完成革命中心转移 B.推动国共合作抗日 C.巩固工农革命政权 D.凝聚民族战争力量 16.1948年上半年,石家庄市委、市政府较为顺利地完成了对城市的接管工作。1948年2月,中央工委及时总结了石家庄的城市工作经验,专门发放到东北、晋冀鲁豫、华东等地,要求这些地区在接管城市工作中要学习其经验,汲取其教训。中央工委的这一做法 A.扫除了以后城市接管中的各种困难 B.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提供了经验 C.表明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 D.使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秦始皇刻石是秦始皇东巡所刻制的七个碑石,其中六篇刻石文载于《史记》,《峄山刻石》因拓本而流传至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 分) 材料 秦始皇刻石节选 (1)简要阐述上述材料的史料价值,并简要说明使用此类史料应该注意的问题。(10分) (2)除刻石、《史记》等传统文献外,研究秦代历史还可使用哪些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2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 ——许檀《明清时期华北的商业城镇与市场层级》 据上图指出清代中叶冀鲁豫三省商业城镇分布的两个特点,并分别予以说明。(12分)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 现代科学技术与知识日益广泛地进入中国。1858 年,王韬就已经认识到“中法不如西法之密”。官方层面的条约签订、外交往来等等,需要以西洋历法作为重要参照,都在一定层面上扩展了西洋历法的使用范围。时人逐渐了解到西洋历法之精髓,此前对西洋历法鄙弃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方维规所说:“由于时人不仅认识到西方已经成为世界政治的中心,也感受到西方在许多方面确实胜于中国,便逐渐对西洋事物怀有一种崇敬之情。”在这种情况下,西洋历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肯定。 ——摘编自朱文哲《西历●国历●公历:近代中国的历法“正名”》 材料二 1918 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下辖的中央观象台依据国际标准时区制度,将全国规划为中原时区(后改南京时间)、陇蜀时区(全面抗战后改重庆时间)、回藏时区(后改新藏时间)、长白时区、昆仑时区等五个时区,标志近代中国自动、自主地加入全球标准时区制度的行列。但是日本在全面侵华战争时改中原时间为东京时间,五时区制的实施效果颇为有限。....标准时间 在近代中国的产生和变化,尽管与西方列强的扩张关系密切,也是近代中国社会生产结构的变化及与国际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后,产生了对精确、统一的社会公共时间的需要。近代民众在社会生活与国际交往中真切地体验到标准时间带来的实惠与便利。 ——摘编自封磊《从海关时到北京时:近代中国的“时区政治”及其嬗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洋历法受到关注和肯定的原因。(4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时区制制定与实施的主要特点。(4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标准时间的确立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6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 1922 年6月,陈炯明叛变后,孙中山自我检讨,“我们国民党革命了十三年,从未有指挥过自己的军队去打仗,差不多全是利用人家来打仗,一旦利害问题发生了,非但靠不住,而且会造起反来。”基于此认识,孙中山彻底放弃了依靠军阀打军阀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加快创建属于自己的革命军队。 ——摘编自马苹《孙中山创建新型军队的积极探索》 材料二 1929 年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规定:“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毛泽东总结道,“党的组织,现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两年前,我们在国民党军中的组织,完全没有抓住士兵,即在叶挺部也还是每团只有一个支部,故经不起严重的考验。现在红军中党.员和非党员约为一与三之比,即平均四个人中有一个党员。” ——摘编自王天宇《中国近现代军事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关于革命问题的总结及所采取的改进措施。(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红军中建立党组织的原因。(6 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建设中得到的启示。(2分)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