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准考证号秘密★启用前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规定同姓不婚,认为“取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春秋时,周王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这反映了周代A.婚姻制度趋于成熟B.血缘政治特色鲜明C.宗法观念逐渐淡薄D.分封制度逐渐巩固2.某学者论述道:“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已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与旧贵族的对立,导致政治上的一种重大变革。”该学者试图论证战国时期A.诸侯国经济快速发展B.地主阶级居主导地位C.变法运动具有必然性D.旧贵族已经土崩瓦解3.先秦时期的阴阳家认为,泰山是天下最高的山,君主只有亲临泰山祭祀天地,才算是正式“受命于天”。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二次出巡,专门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秦始皇此举A.表明天人感应学说开始形成B.有助于凸显皇帝的独尊地位C.说明当时神权色彩日趋浓厚D.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继续发展4.据《北史·西域传》记载,“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一带)有《诗经》《论语》《孝经》,置学官弟子以相教授,虽习读之而皆为胡语”。这反映了北朝时期A.儒学成为西域主流思想B.西域广泛接受中原制度C.中央政府直接管辖西域D.西域对中原文化的认同5.下图为隋朝运河示意图。据此判断,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A.推动了南北均衡发展B.强化了关中政治地位C.加强了区域经济联系D.实现了对边疆的控制7.据《永丰县志》记载,明代正统年间请客,饭食皆为当地土产,远近亲朋无不赴会。到了成化年间,则要张灯结彩,备菜肴果品几十种,上不了台面的亲戚干脆不请。这反映出当时A.经济作物开始全国推广B.儒家思想影响人际关系C.民众饮食结构比较合理D.经济发展冲击社会观念6.右图为中国古代某时期人口变化图。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A.土地兼并严重B.政局变动剧烈C.人口流动频繁6000(万人)500040003000200010000D.自然灾害严重755年764年820年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8.1759年,某英商赴天津控告粤海关勒索,要求宁波开口通商。乾隆认为“番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