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初试卷参考答案2023.8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DABCABDCDDADDDBB二、非选择题:4大题,共52分。其中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17.(16分)(1)相同点:①维护统治而形成的等级制度;②受封者承担一定义务又在辖区内有较大的自主权;(独立性);③统治者未能实现权力高度集中(中央集权),易出现分裂割据、混战局面;(任答2点得2分)不同点:①社会性质不同,分封制实行于奴隶社会,西欧封建制度实行于封建社会;(2分)②联系纽带不同: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强调血缘关系;西欧封建制度领主与附庸之间强调契约关系;(2分)③历史影响不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兴起,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分封制逐渐被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所取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近代城市兴起和王权的加强而逐渐瓦解,西欧出现一系列并立的民族国家。(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2)史实:相似轨迹:①统一帝国遭到周边族群(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冲击;②出现了多政权并存局面;(2分)不同结果:①中国在分裂后再度实现了统一,建立了隋唐大一统王朝;中央集权制度和大一统局面成为主流;(2分)②西欧分裂成多个封建国家,逐渐形成封君封臣制和庄园农奴制;西欧没有形成民族认同,长期处于分裂局面;(2分)(3)原因:①社会状况不同(国情不同);②政治结构的差异;③民族交融程度和文化认同的差异;④统治者应对措施的差异;(任答2点得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给分,不超过2分)18.(12分)(1)史料类型:文献史料:如史书《旧唐书》《通典》,日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账簿《唐于阗某寺支用簿》等;(1分)实物史料:如⑨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薄饼和彩绘劳作妇女泥俑群;(1分)图像史料:如⑩莫高窟的壁画。(1分)(2)研究主题:示例研究主题1:从地域角度看胡饼在唐朝的流行(2分)阐释:唐朝国家统一,疆域拓展,民族往来和对外交流活跃。白居易《寄胡饼与杨万州》的诗句,说明胡饼在长安流行并影响到四川地区;《唐大和上东征传》反映了胡饼在南方城市扬州也较为常见;吐鲁番出土文献《唐于阗某寺支用簿》、莫高窟壁画等,体现出胡饼在西北丝绸之路上比较盛行。(6分)以上不同类型的史料互相印证,能够证明胡饼在唐朝的广大疆域内颇为流行。(1分)研究主题2:胡饼流行反映唐朝的社会风貌(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