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销售中的盈亏问题【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根据商品销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掌握商品盈亏的求法.【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学生在从事探索性活动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借助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1.让学生知道商品销售中的盈亏的算法.2.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教学难点】弄清题意,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等量关系.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前一课时我们初步探讨了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归纳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和一般方法.本课时我们将继续深入的探讨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先来看下面5个问题:1.某商品原来每件零售价是a元,现在每件降价10%,降价后每件零售价是______;2.某种品牌的彩电降价3%以后,每台售价为a元,则该品牌彩电每台原价应为______元;3.某商品按定价的八折出售,售价是14.8元,则原价是______;4.某商场把进价为1980元的商品按标价的八折出售,仍获利10%,则该商品的标价为______;5.我国政府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问题,决定下调药品的价格,某种药品在2011年涨价30%后,2013年降价70%至a元,则这种药品在2011年涨价前价格为______元.【教学说明】安排这一组生活中的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产生兴趣和疑问,老师可适当引导、分步提示,试着让学生自己作答.3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探究销售中的盈亏教师: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学生:欣赏图片,自主读题并思考.学生分析:(1)利润=售价-成本;(2)售价=成本+成本×利润率.教师:解释利润、利润率等含义.【教学说明】创设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景,给学生一种轻松的心理氛围,容易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下面通过设问的形式将问题逐步深入下去,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设问1:若一件商品的进价是40元,如果卖出后盈利25%,那么商品利润是多少?若卖出后亏损25%,那么利润又是多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然后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他们的思维过程.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可以适当提出问题、点拨,但要以学生为主体.解:盈利25%时,利润是40×25%=10(元);亏损25%时,利润是40×(-25%)=-10(元).设问2:你能否求出探究问题中的两件物品的进价吗?解:设盈利25%的那件衣服的进价是x元,它的商品利润就是0.25x元.根据进价与利润的和等于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