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解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移项解方程【教学目标】1.掌握移项的变形,会应用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解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2.通过具体实例,结合等式的性质,能够归纳出解方程的一种常见变形——移项.【重点难点】重点:会用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解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难点:移项的变形.【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设疑,引入新课:教师组织学生做一个游戏,用6,x,30编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并求出所编方程的解,然后组织学生观看屏幕.思考,通过自己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程度自由编题.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出示例1(1)并鼓励学生尝试解答,对有困难的同学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提示,注意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并把错误用投影显示出来,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最后给予评价并规范书写格式.独立尝试解答,然后组内交流.自主观察解题过程,然后交流各自所发现的规律.出示例1(2),教师首先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可能采取不同种方法,只要学生的解法合理就应鼓励.引导学生通过对上述例题观察归纳,独立发现移项法则.学生思考、交流后选代表表述发现的规律的内容.师:说说移项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列举具体例子进行区别.教师板书移项法则与合并同类项.强调:移项与在方程的同一边交换两项的位置有本质区别.合并同类项后一般化为ax=b(a≠0)的形式.出示例2,放手让学生独立解答.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学生自主完成解题,同桌互批并交流解题结果.教师指出:一般地,对于形如ax=b(a≠0,a,b是已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方程两边同除以a,得到方程的解是x=,把ax=b(a≠0)变形到x=的过程称为“系数化为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过程:(1)移项;(2)合并同类项;(3)未知数系数化为1.注意强调解题格式的规范性和检验的必要性.通过尝试解答,为下面的移项法则作铺垫.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组内交流、合作,培养学生自主、互动的精神.通过列举例子,更好地理解移项与在方程的同一边交换两项的位置的本质区别.进一步理解移项法则,并能真正掌握移项法则.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教材153页练习第1,2题,如有学生移项忘记变号,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1.移项法则的依据是什么?2.移项的作用是什么?移项时要注意什么?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教材第153页习题A组第1,2题,B组第2题.【教学小结】【板书设计】5.3.1移项解方程1.移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