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二次根式和它的性质(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二次根式的定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二次根式,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二次根式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分类思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定义和有意义的条件。【教学难点】二次根式的定义和有意义的条件。课前准备无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二:出示学习目标三:出示自学导航,提出自学要求。巡视并指导学生自学。1.阅读课本112页“交流与发现”,自主解答(1)(2)(3)中的问题,体会什么形式的式子是二次根式?2.自学例1,想一想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3.对于公式,思考与交流,它是如何得来的?4.自学例2,你能学会怎样计算二次根式的平方吗?四:指导学生分组交流。五:出示自学检测1.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则正数x叫做a的________,记作_____。2.形如____()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其中a叫做_________。3.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的有:4.当x______时,二次根式有意义。5.(1)√4是4的______,所以(√4)2=___.学生视读按要求进行自学针对“自学导航”中的问题,分组讨论交流,分享自学成果。独立完成,把答案写在练习本上√|√|2(2)√0.8是0.8的______,所以(√0.8)2=____.(3)√a是a的______,所以(√a)2=_____,注意:(a≥0)6.计算:(1)(√2)2(2)(2√3)2六:重点解析:例1:x取什么实数时,下列二次根式有意义?(1)(2)变式训练1:当a分别取什么实数时,下列各式有意义?(1)(2)(3)(4)变式训练2:当x取什么实数时,式子无意义?例2计算:(1)()2(2)(-)2(3)(-3)2变式训练3:计算(1)(√12)2(2)(-√14)2(3)(13√3)2(4)(-5√25)2七:达标训练1.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的是()A:√−10B:3√5C:√a−2(a≥2)2.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2B:X≤2C:X>2D:X≥23.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无意义,则m______4.计算:(1)()2(2)(-3√5)2(3)()2八:拓展思维对于(√a)2=a(a≥0),逆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把一个非负数写成平方的形式。如:3=(√3)2.思考:你能将x2-7因式分解吗?认真听讲,体会解题的格式模仿例题注意体会每一步的依据学生板演组长批改定时完成,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写成平方形式,有什么用?会做的同学黑板展示。总结自己的收获,积极举手发言。3九: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