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_6.专题检测.docx
下载文档

ID:3170423

大小:111.49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4-01-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_6 专题 检测
北京曲一线图书策划有限公司 2024版《5年高考3年模拟》A版 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下列关于“端砚”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端砚”的石材中含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端砚”研磨出的墨汁属于溶液 C.研磨墨汁过程涉及分子的运动 D.雕刻“端砚”的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 答案 B 硅酸盐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项正确;墨汁属于胶体,B项错误;研磨墨汁过程涉及分子的运动,C项正确;雕刻“端砚”的过程为物理变化,D项正确。 2.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医药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北京冬奥会使用的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技术,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相比更加环保 B.盛装新冠疫苗的中硼硅玻璃瓶的主要成分Na2O·B2O3·SiO2是一种复杂的氧化物 C.“天宫二号”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的主要材料为晶体硅 D.C919国产大飞机风挡结构部分使用的有机玻璃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 B B项,中硼硅玻璃瓶的主要成分Na2O·B2O3·SiO2是一种硅酸盐,错误。 3.“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和蛋白质是营养物质,油脂水解和蛋白质变性均属于化学变化 B.纤维素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均是葡萄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冠肺炎的重要依据,核酸由C、H、O、N、P元素组成 D.生产医用口罩的原料以丙烯为主,丙烯可以通过石油裂化、裂解获得 答案 B B项,纤维素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均是葡萄糖,但是因为二者的分子式和结构都不同,所以不互为同分异构体,错误。 4.2022年3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开发全球首套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碳原子数在5~12之间的烃)的装置。下列有关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属于纯净物 B.汽油中含有C、H、O三种元素 C.反应过程中CO2被还原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 C 汽油是混合物,A错误;依据题意,汽油是烃类,只含C、H元素,B错误;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是还原反应,C正确;汽油是碳原子数在5~12之间的烃,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时还应生成一种含氧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D错误。 5.2022年2月,我国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运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滑馆“冰丝带”使用二氧化碳制冷剂制冰,该制冰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火炬“飞扬”使用H2作燃料,火焰呈黄色是因为在喷口格栅处涂有钾盐 C.吉祥物“冰墩墩”外壳使用有机硅橡胶材料,该材料属于硅酸盐材料 D.赛事服务用车使用氢燃料电池车代替普通燃油车,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答案 D A项,降温结冰,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项,火焰呈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观察钾元素的焰色需透过蓝色钴玻璃,错误;C项,有机硅橡胶属于有机物,错误;D项,使用氢燃料,只产生H2O,可以减少CO2的排放,正确。 6.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了很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飞船返回舱表层使用的玻璃纤维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B.当光束通过空间站热控材料使用的纳米气凝胶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C.新一代运载火箭使用的液氢燃料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 D.人造卫星使用的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 A 玻璃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错误;纳米气凝胶属于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用液氢作燃料,燃烧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C正确;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正确。 7.科学生产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煮豆浆点卤水制作豆腐 胶体聚沉 B 盐碱地(含较多Na2CO3等)施用适量石膏,降低土壤的碱性 盐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C 利用铝热法焊接钢轨 铝与氧化铁反应,且放出大量的热 D 用FeS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 FeS具有还原性 答案 D D项,用FeS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发生反应FeS+Cu2+ CuS+Fe2+,属于沉淀的转化,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利用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错误。 8.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下列日常活动或现象对应的化学原理分析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日常活动或现象 化学原理分析 A “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本草纲目》 “薪柴之灰”含碳酸钾,其水溶液显碱性,“浣衣”时能促进油污的水解 B 用二氧化硫漂白草帽和用臭氧漂白纸浆 二者的漂白原理相同 C 把石灰浆喷涂在树皮上,消灭过冬虫卵 碱性环境使虫卵蛋白质变性而死亡 D 春节前客家人酿制娘酒 淀粉先水解成葡萄糖,然后在酒化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醇 答案 B A项,油污属于酯类,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正确;B项,二氧化硫为化合型漂白,臭氧为氧化型漂白,错误;C项,蛋白质在强碱性条件下变性,正确;D项,酿酒的原理是淀粉先水解成葡萄糖,然后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正确。 9.化学与生活、科技、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维生素C可还原活性氧自由基以防止衰老 B.焰火中的红色来源于钠盐燃烧 C.火箭表面的石墨烯涂层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用胶体金检测新冠病毒涉及了胶体的有关性质 答案 B 钠盐灼烧火焰是黄色,B错误。 10.我国古人曾用反应Cu2S+O2 SO2+2Cu制铜,并最早发明了青铜器的铸造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青铜是铜的一种合金 B.O2和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C.Cu2S只作还原剂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 C 青铜是铜锡合金,A正确;O2和O3是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B正确;该反应中Cu2S中Cu元素化合价降低,S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Cu2S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错误;该反应中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D正确。 11.2022年2月20日晚,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隆重闭幕。本届冬奥会尽显材料化学高科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员餐饮“碗具”选用可降解聚乳酸材料减少对环境污染,该材料属于混合物 B.火炬喷口外壳选用聚硅氮烷树脂材料提高耐高温性能,该材料属于无机聚合物 C.滑雪头盔选用含玻璃纤维的新材料提高防护性能,玻璃纤维和光导纤维的成分不同 D.滑雪“战袍”选用含石墨烯材料提高保暖性能,石墨烯和金刚石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D A项,聚合物属于混合物,正确;B项,聚硅氮烷中硅类似于碳,可以形成四个共价键,形成类有机物,实质为无机聚合物,正确;C项,玻璃纤维的主要成分为SiO2、Al2O3、CaO等,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SiO2,正确;D项,石墨烯和金刚石都属于碳单质,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错误。 12.金属锂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在“氮的固定”中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转化过程中Li、Li3N、LiOH均为中间产物 B.过程Ⅰ发生了共价键的断裂和离子键的形成 C.过程Ⅱ发生复分解反应,不涉及电子转移 D.该转化过程总反应为2N2+6H2O 4NH3+3O2 答案 A 该转化过程中Li为催化剂,Li3N、LiOH为中间产物,N2、H2O为反应物,NH3、O2为生成物;总反应为2N2+6H2O 4NH3+3O2。A项,Li为催化剂,错误;B项,过程Ⅰ中N2断开氮氮三键,与金属锂形成离子键,正确;C项,过程Ⅱ发生复分解反应Li3N+3H2O 3LiOH+NH3↑,不涉及电子转移,正确;D项,由上述分析可知,正确。 13.中华优秀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溪公园亦兰亭“石溪曲水兰亭意,寂寂千年寂寂名”,曲水暗含美酒,酒是由淀粉水解而成的 B.苏曼殊《柬法忍》“来醉茎深露,胭脂画牡丹”,牡丹花“香”是因为花中含有挥发性有机物 C.珠海菉猗堂蚝壳墙是富有地方特色的岭南建筑,蚝壳主要成分是CaCO3 D.画家古元擅长水彩画,所用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糖类 答案 A A项,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错误;B项,牡丹花中含有多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正确;C项,蚝壳的主要成分为CaCO3,正确;D项,纤维素属于多糖,正确。 14.中药血余炭为人发制成的炭化物,具有收敛止血、化瘀、利尿之功效。其煅制过程如下:取头发,剔去杂质,草木灰水浸泡,清水漂净,晒干,煅制为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草木灰水浸泡是利用其碱性去除头发上的油污 C.煅制过程可将干燥好的头发在空气中置于敞口陶釜内完成 D.煅制过程中可能有N2产生 答案 C 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正确;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溶液显碱性,头发上的油污可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从而被除去,B正确;煅制过程中有硫的氧化物产生,故不可置于敞口陶釜内,C错误;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S等,N元素燃烧可能产生N2,D正确。 15.广东省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人文底蕴丰厚,拥有佛山木版年画、禾楼舞、小榄菊花会和核雕等民间艺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佛山木版年画用到多种颜料,所用颜料均为无机物 B.禾楼舞庆祝水稻丰收,水稻的主要营养成分为淀粉 C.小榄菊花会花香四溢,体现了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D.核雕是将果核雕成艺术品,所用刻蚀剂为氢氟酸 答案 B A项,颜料包括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错误;C项,花香四溢体现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错误;D项,氢氟酸用于刻蚀玻璃,错误。 16.南梁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石灰的制法与性质:“近山生石,青白色;作灶烧竟,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白色石”主要成分是CaCO3 B.“作灶烧竟”过程发生分解反应 C.“以水沃之”过程放出大量的热 D.“热蒸而解”表明石灰受热溶解 答案 D “青白色石”受热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A正确;“作灶烧竟”的过程为碳酸钙受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B正确;“以水沃之”的过程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中会放出大量的热,C正确;“热蒸而解”表明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块状固体变成粉末状,D错误。 17.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文献记载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周礼》中“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灰”的主要成分为CaCO3 B.《本草纲目》中记载:“此即地霜也,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涉及重结晶操作 C.《抱朴子》中“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 D.《梦溪笔谈》中“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与化学反应无关 答案 B 牡蛎壳的主要成分为CaCO3,灼烧生成CaO,A错误;“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中“用水溶解、加热煎炼”用到的操作方法有溶解、蒸发、重结晶,B正确;升华和凝华属于物理变化,而题述过程中HgS发生分解反应生成Hg和S,两者又化合生成HgS,发生化学变化,C错误;题述过程中铁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D错误。 18.宋代周密的《癸辛杂识》记载:“适有一物,如小桶而无底,非竹,非木,非金,非石……幸以告我‘商曰’此至宝也,其名曰海井。寻常航海必须载淡水自随,今但以大器满贮海水,置此井于水中,汲之皆甘泉也。”“海井”的作用是  (  ) A.过滤 B.萃取 C.电渗析 D.离子交换 答案 D 海水经过“海井”处理得到淡水,氯化钠易溶于水,不需要过滤,也不符合萃取与电渗析的条件,故通过离子交换法实现,故选D。 19.中国古代诗词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中的“翠色”来自氧化亚铜 B.“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化合物在灼烧时呈现的各种艳丽色彩 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D.“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属于糖类 答案 A Cu2O是砖红色固体,故“翠色”不可能来自Cu2O,A错误。 20.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能获得NaCl,以NaCl为原料可制得Cl2、Cl2O、HClO、ClO3−、ClO4−等;高压下,NaCl与Na反应形成某种晶体X。海带可用于提取碘,I-易被氧化为I2,如:2Fe3++2I- 2Fe2++I2。I2与H2发生反应:H2(g)+I2(g) 2HI(g) ΔH1<0。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所示的转化可以实现的是 (  ) A.NaCl(aq) Cl2(g) B.Cl2(g) HClO(aq) C.FeI2(aq) FeCl3(aq) D.NaClO4(aq) HClO4(aq) 答案 A 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A正确;Cl2和H2SO3反应生成H2SO4和HCl,B错误;I-的还原性强于Fe2+,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只有I-被氧化,C错误;HClO4的酸性强于H2CO3,NaClO4与CO2不反应,D错误。 21.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结论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①氨水、氢氧化铝、冰醋酸、氟化氢都是弱电解质 ②HClO、浓硫酸、HNO3均具有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③HI、CH3COOH、胆矾、氯气都是电解质 ④NaF、MgO、AlCl3均由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而成,都是离子化合物 ⑤漂粉精、福尔马林、水玻璃、水银都是混合物 ⑥青铜、硬铝、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 ⑦C60、C70、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答案 B 氨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①错误;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错误;AlCl3是共价化合物,④错误;漂粉精是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的混合物,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水银(金属汞单质)属于纯净物,⑤错误。 易混辨析 电解质指的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都不是电解质。 22.青铜器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锡、铅等的合金。铜锈大多呈青绿色,主要含有Cu2(OH)3Cl和Cu2(OH)2C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青铜器中锡、铅对铜有保护作用 B.青铜的熔点低于纯铜 C.可用FeCl3溶液清除青铜器的铜锈 D.古时铸造青铜器不涉及化学变化 答案 C 青铜器中锡、铅的活动性大于铜,对铜有保护作用,A正确;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的纯金属,B正确;FeCl3溶液能与铜发生反应:2Fe3++Cu Cu2++2Fe2+,不能用来清除铜锈,C错误。青铜器是合金,铸造合金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D正确。 23.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X Y Z 物质转化关系 A Cu CuO Cu(OH)2 B Si SiO2 H2SiO3 C NaHCO3 Na2CO3 NaOH D FeCl2 FeO FeCl3 答案 C Cu(OH)2无法一步转化成Cu,CuO不与H2O反应,CuO无法一步转化为Cu(OH)2,A错误;SiO2与H2O不反应,故无法一步转化为H2SiO3,H2SiO3无法一步转化为Si,B错误;NaHCO3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Na2CO3,Na2CO3与CO2、H2O反应生成NaHCO3,Na2CO3与Ba(OH)2反应生成NaOH,NaOH与过量CO2反应能直接生成NaHCO3,C正确;FeCl2无法一步转化为FeO,FeO与HCl反应生成FeCl2,FeO无法一步转化为FeCl3,FeCl3与Fe反应生成FeCl2,D错误。 24.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CuSO4(aq) Cu(OH)2 Cu2O B.Ca(ClO)2 HClO(aq) Cl2 C.N2(g) NO(g) NaNO3(aq) D.N2(g) NH3(g) Na2CO3(s) 答案 A 新制Cu(OH)2与葡萄糖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u2O,A正确;次氯酸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的是氧气而不是氯气,B错误;一氧化氮与氢氧化钠不反应,C错误;NH3(g)、NaCl(aq)和足量CO2(g)反应生成NaHCO3而不是Na2CO3,D错误。 25.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中的H2O没有标明),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①②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则A不可能是氧气 B.若A是气体,D是常见金属,则反应①②③都是化合反应 C.若B具有两性,A、B、C、D都是化合物,则C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 D.若①②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则A、B、C中含有的同一种元素一定呈现三种不同化合价 答案 AD 假设A为O2,B为CO2,C为CO,D为C,假设的物质可以满足转化关系,A、B、C中含有的同一种元素为氧元素,但是只呈现两种化合价,A、D错误;假设A为Cl2,B为FeCl3,C为FeCl2,D为Fe,假设的物质可以满足转化关系,B正确;假设A为AlCl3,B为Al(OH)3,C为NaAlO2,D为NaOH,C溶液为碱性(NaAlO2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假设A为NaAlO2,B为Al(OH)3,C为AlCl3,D为HCl,AlC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C正确。 第 9 页 共 9 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