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王静安先生说,“殷周之兴亡,乃有德与无德之兴亡”,中国文化成为一个道德理性的文化是从周开始的,周公治理周的谋虑“乃出于万世治安之大计,其心术与规摹,迥非后世帝王所能梦见也”。王静安先生的看法我非常赞同。“礼也者,理也”,礼就是合于道德理性的规定。《乐记》更是强调:“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礼是不能替代的法则。《左传》中说:“先君周公制周礼曰:‘则以观德,德以处事。’”“则”是指法则、规范,指的就是礼。人若没有德,也就没有礼。德是抽象的,要使这个抽象的东西进入你的本体之中,那就需要把这种道德的东西细分成很多的“则”,比方说要孝敬,要诚信,要有义,要懂礼,要谦虚,要恭敬等。“德以处事”,是说我们处理每件事情一定要用德。我们经常讲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其实很少有人考虑,东、西方文化的根本不同点在哪里。西方文化源于宗教文化,而东方文化不是宗教文化,它以人文精神为主干,这是一个根本区别。西方文化认为人性是恶的,所以西方人要靠宗教来救赎,寻找自我的解脱。中国没有救世主,中国文化一般倾向认为人性是善的。人一生下来便注定是可以教育的。人的灵魂可以不断升华,因为人的生命里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人的这些善端是与生俱来的,动物则不具备,所以动物是永远不能教育的,而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善良的本性。只是在社会上待久了,这个本性可能会被灰尘遮住,所以需要慢慢地把灰尘除掉,要培养它,让它茁壮成长。钱穆先生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礼。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他还说过:“礼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正因为西语中没有“礼”这个概念,西方只是用风俗之差异来区分文化,似乎文化只是影响其所及地区各种风俗习惯的总和。”他说的非常正确。在西方人看来,只要方言和风俗不同,就是不同的国家,而中国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