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的信念和性善论的传统,使得中国伦理道德,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建立在对人性尊严的强调与期待上。这种集中体现以律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是求诸己,慎独就是在自我独处时要“严于律己,戒慎恐惧,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修己慎独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于主动性,造就了许多具有高尚品质和坚定节操的君子人格。“”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涵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以诚为基础,中国人形成了许多相关的道德,如为人的诚实,待“”人的诚恳,对事业的忠诚。信是守信用、讲“信义、她的基本要求是言行相符,言必行,”“”“行必果。报即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些也都是组成中国人道德良知和道德良心的重要成分,是中国道德质朴性的重要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现人生理想的步骤和模式。这种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观念,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起码的行为准则。它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是人类社会道德关系的具有科学性的优秀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