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结对帮扶方案材料(18篇)篇1一、指导思想教师的成长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培养是学校一项重要工作的督促。为全面提高我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让本校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在师徒结对帮扶过程中形成“教师专业互助共同成长”,倡导“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校园,在教学工作中“共读、共教、共研、共成长”,加快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速度,保证教师队伍稳定持续发展。二、师徒结对参与对象1、被帮扶对象:教龄不足五年、积极上进、肯于钻研、工作认真、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2、指导教师:师德师风好、乐于助人、教学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教学能手或学科带头人、中级及中级以上职称教师)。三、措施与方法1、建立师徒结对拜师制度学校成立师徒结对帮扶领导小组。各教研组织青年教师与本组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教学基本功过硬的骨干教师结成师徒对子,明确要求,指导教师既要关心青年教师的业务成长,也要关心青年教师的思想进步,做到“传、帮、带”。“传”即传授教学经验和方法;“帮”即帮助熟悉课程标准、教材,掌握教学基本功;“带”即带出好的教学作风和思想作风。具体业务帮扶活动包括:备课、上课、课后辅导、作业设置与批改、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班务工作等活动。2、学校组织评委在一学年对师徒结对帮扶对象的课堂教学进行量化评价与考核。四、明确双方职责义务(一)指导教师(师傅)职责如下:(1)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即“三案”俱全:学期指导学计划、二年或三年培养规划,对徒弟提出明确具体的阶段要求,指导徒弟制定相应的的专业成长计划。每次活动要填写《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帮扶记录表》(包括指导教师姓名、被帮扶教师姓名、活动时间、活动项目、活动内容并附有活动体会)。(2)言传身教,培养徒弟严谨的治学态度、认真刻苦的敬业精神。(3)师傅每学期至少听十节徒弟的课,并对徒弟上课要提出指导意见,指导徒弟写出活动体会,提高其课堂教学能力。(4)每月定期指导徒弟备课,检查徒弟的教案,提高徒弟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5)指导徒弟撰写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学心得,指导上好公开课(或汇报课)。一学期帮扶结束后,师傅撰写一篇指导心得体会。(6)保存计划、听课记录等文字材料,供教务处常规检查和评价使用。(二)帮扶对象(徒弟)职责如下:(1)在师傅的`指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成长方案,即“三案”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