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模型构建◎马振强迟文涵广东首汇蓝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摘要:建设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模型是建立健全城市灾害管理机制的重要举措,本文提出了构建城市内涝风险评估的技术路线,并对模型建立、率定及验证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风险评估因素及等级划分。关键词: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水力模型;率定;验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透水铺装面积的增加、城市中自然调蓄空间的缩减,加之原有排水系统的能力不足、极端降雨频率的增加,每年都会发生多频次的城市内涝,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对城市现在排水防涝能力进行彻底梳理,摸清家底,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是当务之急。在这之中,构建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模型尤为重要,通过模型的构建,一方面可以厘清现状症结、分析原因及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可以对采取的措施进行预判,优化城市调控措施;此外,通过模型进行工程项目的预评估及后评估亦是当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法。1.评估方式的选择城市排水管网作为城市水循环的动脉血管,在城市排水系统中占据重要的作用。而由于排水管线埋于地下,多为隐蔽工程,受建设年代、建设质量及管网摸查程度的影响,管网混接错接乱接漏接现象多有发生,甚至会严重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对城市排水管网进行彻底摸查和排水能力的评估是解决城市排水防涝问题的前提。目前国外发达国家普遍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管理策略,并利用计算机手段构建数学模型对内涝风险进行多因素分析和评估,并对不同降雨强度下产生的可能灾害进行预评估,为城镇建设及灾害预案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我国在这方面相对起步较晚,《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提出了城市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地面积水等设计标准,并指出渗、蓄、排及内涝整治等多措施并举应对暴雨,保障城市安全。随着科技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采用数学模型进行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是科学可行的。但是,由于城市排水系统规模庞大、且多为隐蔽工程,加之部分数据缺失,因此模型构建初期基础数据的采集及校验是重中之重。除了基础数据收集及处理之外,建模及分析过程还包括模型建立、参数设置及模型校核、模型计算分析等。排水管网系统模型应用于城市排水系统设计、运行管理以及排水系统水量水质模拟,这将是城市排水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议基于城市综合流域排水模型系统软件对城市内涝区域使用非恒定流的方法模拟排水管网各情景模式下的运行状况,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