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这十年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上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稳定就业和增加收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把总书记为内蒙古擘画的壮阔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十年来,全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水平和质量持续提高。一、城市品质明显改善发展成果惠及人民(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十年来,内蒙古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努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2021年,全区常住人口24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比2012年增长13.7%,年均增速1.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8.2%,较2012年提高9.8个百分点。(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高2021年,全区公共供水普及率97.4%,较2012年提高3个百分点;污水处理率97.4%,较2012年提升13.8个百分点;燃气普及率95.4%,较2012年提高11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4%,较2012年提高10.8个百分点。城市居住环境极大改善。2021年,全区建成区绿地率36.5%,较2012年提高16.8个百分点;公园面积为2.5万公顷,较2012年增加4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7平方米,较2012年提升55.6%。二、就业结构优化调整共同富裕稳步推进(一)城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内蒙古农村富余劳动力快速向城镇转移。十年来,全区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58.7万人,平均每年新增城镇就业25万余人。2021年,全区城镇就业人员790.0万人,占全区就业人员比重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民生福祉显著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文/田英辉曹洋汪欣宇达到64.9%,占比较2012年提高了15.0个百分点。图12012—2021年内蒙古分城乡就业人员数(二)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显著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全面落实就业创业各项政策,市场主体空前活跃。截至2021年底,全区民营市场主体达到233.0万户,较2012年增长1.1倍,民营市场主体户数为吸纳就业拓宽了渠道。2021年,全区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达到656.7万人,占全部城镇就业人员的83.1%,比2012年提高10.0个百分点,成为吸引就业的主要群体。图22012—2021年内蒙古城镇非公就业情况(三)重点人群就业保障有力十年来,全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2552.83万人次,年均转移就业255万人以上,占全区农村牧区劳动力的比重超三成。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达141.3万人,年均实现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