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俏梅,广州大学副教授,博士,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YJA751020)城市作为“自然”与“世界”———论黄灿然的城市诗写作李俏梅(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摘要:如何书写城市及城市生活,是现代诗学中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话题。自波德莱尔以来,城市几乎都是作为“地狱”和“罪恶的渊薮”得到书写的,黄灿然提出将城市作为“自然”同时作为“世界”来书写,以破除城市书写中的成规。黄灿然本人的诗歌写作很好地实践了他的诗学主张。他的诗作在叙事性、感性和抽象性之间建立了自身的张力系统,构建出一个爱者与智者眼中的城市世界,在继承波德莱尔遗产的同时为城市书写提供了新的典范。黄灿然是一位在城市诗的理论思考和写作实践上都做出了重要贡献的诗人,值得重视。关键词:黄灿然;城市诗;作为自然;作为世界中图分类号:I20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94X(2023)01-0129-10城市书写是中国现代诗歌中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因为正如黄灿然所说:“无论东方或西方,整部诗歌史基本上是一部农业意象的诗歌史。城市意象较频密地表现于诗歌,是近一百多年来的事。诗人写城市困难重重,读者欣赏城市诗困难又得加几倍。”[1]中国当代的城市诗①探索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其时宋琳等人出版了《城市人》[2]诗集,以陈东东为代表的“海上诗群”②也崭露头角,与此同时中国当代诗歌界开始初步探讨城市诗的写作问题。九十年代之后,伴随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诗人加入到城市书写的行列中,对城市诗歌的研究也渐渐成为热点,并出现了一批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包括对中国现当代城市诗进行文学史梳理以及城市诗歌美学的研究,既有群体的、时段性的研究,也有众多个案研究。然而遗憾的是,黄灿然作为优秀的城市诗人始终未得到充分的关注。黄灿然是城市诗的资深实践者,从1985年左右开始写作至今,出版诗集有《十年诗选》[3]《世界的隐喻》[4]《游泳池畔的冥想》[5]《我的灵魂》[6]《奇迹集》[7]等;2022年8月最新出版《黄灿然的诗》[8],为1985年至今各时段诗歌的精选,含诗300多首。他的诗绝大多数属于城市诗歌的范畴,城市经验上以书写香港为主,兼及广州和深圳这两个他曾经生活或正在生活的城市。但或许是翻译家的名头盖过了诗人,笔者发现有关黄灿然诗歌的研究成果令人惊讶地偏少,相应地,他在城市诗写及诗学方面的思考也未得到很好的总结。已有研究多从“日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