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于2021年4月9日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2021年10月1日执行,标准新增第3章排水工程,系统规定室外排水工程的组成和相互关系,首次从规范层级提及室外排水设计系统的构建。从多年市政设计经历和新标准出发,对城镇雨水系统的构建、设计要点、系统延申思考等方面进行简单的梳理总结。关键词:系统构建;设计要点;排水安全中图分类号:TU9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7716(2023)01-0118-04城镇雨水系统构建浅谈收稿日期:2022-04-01作者简介:陈东华(1979—),男,学士,高级工程师,从事给水排水设计工作。陈东华(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29)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3.01.0291系统构建的重要性室外排水设计与城镇防洪排涝安全息息相关,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管理的空间尺度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排水分区管理尺度,通过排水管网对降雨产流进行快速的收集和排放,重点在于“排”,满足排水设计标准,在设计标准范围内不积水;二是城镇防涝管理尺度[1],通过城镇范围内的河、湖、公园、绿地、调蓄等措施减缓城镇排水峰值流量,重点在于“蓄”,满足内涝防治设计标准,在设计标准范围内地面积水不超过最大允许积水深度,并在雨停后排干不超过最大允许退水时间;三是流域管理尺度[1],通过流域性河道防洪的统筹建设和管理,确保河道水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重点在于“控”,满足防洪设计标准,在设计标准范围内河道水位控制在防洪水位以下。城镇雨水系统是由排水管渠和排水设施构建的一张网。排水系统在一条城镇支路上可能就是一段雨水管,但从一个片区、一座城镇来看就变成了一张网,内部由无数管段编织而成,任何一个节点的衔接变化都会对管网上下游产生影响。同时管网还与城镇的地块、道路、建筑、排洪和排涝等设施相连,如何保障城镇管网系统安全、有序,且具备应对极端天气的韧性,在设计之初需考虑到系统的整体构建。系统思维应贯穿工程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规划是以城镇发展为前提,根据用地性质、场地高程、水系布局等规划因素做的宏观系统构建(鸟瞰视角),重点是明确片区雨水系统的整体建设标准、主干管网的路由构建、管网与水系的衔接方式。工程在规划后续的各个阶段均需要系统思维去理解、分析、应用、反馈规划系统及构建相关问题(细化落地),例如局部管网设计,一是要考虑上、下游衔接与规划的关联,二是设计边界条件是否发生变化对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