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锦春029现代经济探讨-2023-03-改革发展城市数字经济的益贫式增长效应※①———基于农村流动劳动力视角内容提要:以城市最低工资标准界定低收入农村流动劳动力群体,利用2011-2018年CMDS与289个地级市的匹配数据,检验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益贫式增长效应、机制与异质性。研究发现: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可通过收入提升和分配改善两个机制实现农村流动劳动力的益贫式增长,这一结论在考虑模型内生性和替换解释变量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提高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能加速提升城市数字经济的益贫效应。流入地社会保障缺失制约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流动劳动力益贫效应的发挥。单纯提高城市最低工资标准则会加剧收入不平等,甚至逆转其益贫效应。因此,要在推动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农村流动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同时,提升农村流动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与就业匹配能力,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发展的“城乡共富红利”。关键词:城市数字经济农村流动劳动力益贫式增长共同富裕中图分类号:F24;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82(2023)03-0029-13一、引言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之一,应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仍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最为薄弱、最值得关注的环节。益贫式增长(Pro-poorGrowth)是1999年由亚洲发展银行最早提出的包容性发展概念。益贫式增长指的是,在保持全社会平均收入增长的同时,确保低收入群体收入获得更快增长,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益贫式增长兼顾“效率”与“公平”发展理念,长期得到国内外学界的持续关注(Kakwani和Pernia,2000;范从来,2017)。“十三五”末,中国消除农村地区绝对贫困任务圆满完成①。现代化建设阶段,中国减贫战略将由大规模“运动式”扶贫,转为以高质量发展缓解城乡不平等为主线的“防贫”治理能力提升(李小云等,2020;朱玲和何伟,2022)。然而,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收入不平等的贡献长期超过50%,城乡发展不平衡仍是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集中呈现(吴愈晓,2011)。2021年,“十四五”规划首次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纳入国家战略。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载体的各类型新经济形态。数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