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卷第2期干旱区资源与环境Vol.37No.22023年2月JournalofAridLandResourcesandEnvironmentFeb.2023文章编号:1003-7578(2023)02-069-07doi:10.13448/j.cnki.jalre.2023.036城镇居民生活弹性用水测算与节水潜力分析*詹力炜,李海红,赵勇,朱永楠,师林蕊,王丽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8)提要:近年来随着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居民生活用水用户分散,又与居民生活品质保障密切相关,因此居民生活节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文中基于4271份居民生活用水调查问卷,分析了不同属性的影响要素对居民生活用水的影响,进而界定了居民生活弹性用水的概念,建立了弹性用水占比测算方法,测算了不同节水情境下的弹性用水占比。结果表明:在现状节水情境下,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弹性占比为17%,分用水环节来看,烹饪、洗浴、洗衣、冲厕用水弹性占比均在20%以上;在用水器具实现Ⅰ级水效全覆盖的节水情境下,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弹性占比可降低到9%,全国居民生活用水总量可减少20亿m3。基于计算结果,文中进一步提出了居民生活节水关键环节与主要路径,研究结论可为新时期居民生活节水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关键词:居民生活;刚性用水;弹性用水;用水行为;节水潜力;全国中图分类号:TV213.4文献标识码:A近几年,全国经济社会用水总量基本保持平稳,而生活用水仍呈持续增加趋势,特别是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显著增加。据《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统计[1-2],2010年,全国居民家庭用水170.8亿m3,到了2020年,居民家庭用水为258.6亿m3,10年内用水量增加了87.8亿m3,增长51.4%。居民生活用水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未来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将是我国经济社会用水的主要增长点,也是节水工作的重点。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环节多、用户分散,受到居民的生活习惯、家庭收入水平、用水习惯、用水器具水效等级、用水价格、节水意识等多重影响。因此,厘清居民生活用水主要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是实现科学节水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学者对居民生活用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影响因素分析[3-4]与节水措施作用[5-7]、节水潜力[8-10]等方面。石红旺等[11]基于天津市样本数据,分析出用水器具节水程度、每周洗浴和拖地次数等用水习惯是影响家庭用水的主要因素。穆泉等[12]研究发现居民的节水意识、收入水平都具有重要影响因素,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