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重点分析城市新区引发停车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新城自身特点与不同用地类型提出计算停车缺口的精细化预测方法。进一步提出应以服务对象为前提,以推动落实为目的的公共停车场选址与规模测算的具体原则与优化思路。最后以上海南汇新城为案例,提出新城区公共停车场规划的优化改善建议。关键词:公共停车;城市新区;规模预测中图分类号:U491.7+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9-7716(2023)01-0052-05城市新区公共停车规划思考与探索——以南汇新城为例收稿日期:2022-06-06作者简介:姚子男(1985—),男,本科,工程师,从事交通规划工作。姚子男[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125]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3.01.0140引言新城之所以新,在于基础设施还处于快速建设阶段,人口规模仍将进一步增长,公共服务设施有待完善。公交出行比例低,平均出行距离长,导致千人拥车率偏高,新城的停车问题相较于中心城区具有明显的自身特点。新城公共停车规划,既要考虑解决历史欠账,又要平衡中远期城市发展用地与停车设施建设之间的矛盾。如何通过合理的规划,制定针对性的对策,解决新城不同时期的停车问题,从而保持良好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是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本文以南汇新城为案例,探讨城市新城区中公共停车规划的思路与方法。1新城停车现状情况与问题分析1.1现状停车情况南汇新城位于上海市东南角,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主城区,是临港新片区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的核心承载区,规划面积为343km2,规划城镇人口为144万[1]。根据调查,截至2021年12月,南汇新城停车供给总量为13.26万泊位,其中配建停车12.3万泊位,占比92.8%;路外公共停车0.69万泊位,占比5.2%;道路停车0.27万泊位,占比2.0%。从比例上来看,停车结构总体合理,基本形成以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结构。1.2主要问题分析1.2.1非居住类建筑停车矛盾更为突出新城区商业配套设施的停车矛盾相比于居住片区更为突出。新城区居住社区建设年代较近,小区普遍品质较好,如果严格按照配建标准执行,基本能达到0.8车位/户的较高标准,相比于中心城区0.3车位/户的水平,能较好地避免居住类停车问题。但是新城在发展的初期,三甲医院、重点学校与大型商场等公共服务资源稀缺,数量偏少,且一般倾向于优先在重点区域集中建设,导致人流、车流高度集中,高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