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2023.2向日葵(HelianthusannuusL.)是世界上四大油料作物之一,也是赤峰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00万亩左右。近年来,向日葵生产逐步向产业化发展,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成为支柱产业,是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向日葵田杂草种类繁多,通过与向日葵植株竞争水、肥及生长空间等资源[1],抑制向日葵的生长发育,降低其抗逆性,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制约了产业发展。随着向日葵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栽培管理技术落后、耕作方式粗放、草害日益严重等问题更加凸显;而由于劳动力成本大幅度增加,人工除草逐渐被化学除草所取代,除草剂使用面积迅速扩大。实践证明,使用化学除草剂可以节省人力和经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杂草的防除效率,并且有利于机械化作业,从而使作物的产量得到较大提高[2]。近年来,除草剂使用面积不断扩大,实际生产中,人们通过化学产品的高投入来获得高产量、取得高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盲目使用除草剂导致其利用率低以及出现不同程度药害的负面问题。因此,明确向日葵田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科学正确使用化学除草剂,可为当地向日葵产业绿色、高效发展提供必要保障。1杂草发生情况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向日葵田杂草种类繁多,分为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两大类。禾本科杂草主要有虎尾草(ChlorisvirgataSw.)、刺藜(ChenopodiumaristatumL.)、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L.)Scop.]、牛筋草[Eleusineindica(L.)Gaertn.]、狗尾草[Setariaviridis(L.)Beauv.]、稗[Echinochloacrusgalli(L.)P.Beauv.]等,阔叶杂草主要有龙葵(SolanumnigrumL.)、苘麻(AbutilontheophrastiMedicus)、铁苋菜(Aca-lyphaaustralisL.)、水棘针(AmethysteacaeruleaL.)、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L.)、反枝苋(AmaranthusretroflexusL.)、藜(ChenopodiaceaealbumL.)、田旋花(ConvolvulusarvensisL.)、苣荬菜(SonchuswightianusDC.)、山柑(CapparisspinosaL.)、车前(Plantagoasiat-icaL.)、米口袋[Gueldenstaedtiaverna(Georgi)Boriss.]等。从田间发生数量和密度来看,以反枝苋和藜的危害最严重,几乎所有向日葵种植地块都有发生,其混生在农田里,可严密遮光和阻碍通风,消耗大量地力,抑制作物生长;若遇生育期多雨,田间管理不及时,常可造成草荒,对向日葵生产造成重大影响。赤峰市翁牛特旗等地是向日葵种植老区,由于种植面积大、轮作倒茬困难,近年来向日葵列当时有发生。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