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物》2022年2期-12-赤峰市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作坊区发掘简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摘要】二道井子遗址作坊区位于居址区南部,与该遗址的墓葬区共处于同一坡地之上,但与墓葬区以沟和空地相分隔,相对独立,区域内发现有烧制陶器的窑址、不同于居住区的特殊灰坑,有淘洗陶泥及储泥的各类遗存。从分布的区域、规模及发现的陶窑、制作陶器的一系列遗存、临时居住的小型半地穴式房屋等遗存状况来看,应属该遗址的制陶作坊区。其发现对二道井子遗址聚落的制陶生产有了基本了解,也表明制陶业在当时聚落中的重要性。同时为研究夏家店下层文化的作坊分布、规划以及制陶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证据。其与中原及周边地区制陶作坊的异同也体现了各区域文化、技术的广泛交流。【关键词】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陶窑作坊区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①位于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图一),遗址周围为连绵的浅山丘陵。聚落主体位于一山坡中部,地势平缓,南、北地势低陷,整体东高西低,东为缓坡,西侧濒临一条季节性河流。2010年5—10月,为配合国家文物局“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群综合研究”课题的实施,对二道井子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工作,发现制陶作坊区及墓葬区(图二)。该发掘区域的坡地南端为单独的作坊区,与北部居址区隔沟相望。作坊区内发现有半地穴式房址与各种平面及剖面都不甚规整的特殊灰坑,房址与灰坑的形制结构特点都不同于居址区所见的同类遗存。在该作坊区所在坡地的西侧断崖处发现陶窑2座,该处因早年修建公路已遭到较大破坏,故推测此处可能为一处制陶作坊区。现存面积约2800平方米。清理遗迹有2座陶窑、2座房址、86座灰坑、1条灰沟。出土遗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图一二道井子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药王庙遗址二道井子遗址夏家店遗址05千米DOI:10.16327/j.cnki.cn15-1361/k.2022.02.003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赤峰市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作坊区发掘简报-13-一、遗迹介绍制陶作坊区位于整个遗址的中部,北部与居住址以冲沟相隔,南部与墓葬区以人工灰沟相隔(图三)。相比而言,居住址占地范围较广,作坊区与墓葬区位于同一坡地之上,紧邻北部冲沟和西侧临河道处,远离居住区,为单独的生产活动区域,已然形成专门的制陶业。作坊区内包含陶窑、灰坑、灰沟、房址四类遗迹,其中2座陶窑位于作坊区最西侧缓坡靠下方,86座灰坑大多位于坡地中部偏东较平坦的地段,2座房址也分布于其中,而唯一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