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川剧《草鞋县令》自2018年首演后,引发剧坛的持续关注,并斩获业内多项大奖。2022年,以参演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省川剧院携手著名导演查明哲将作品再度打磨编排,令观众耳目一新,并于9月一举摘得第十七届文华大奖。剧作取材于清嘉庆年间什邡县令纪大奎的为政事迹,谱写新时代“反腐倡廉”的主旋律,通过民俗化、意象化与哲理化的艺术创造,完成了当代“清官戏”的艺术探索。民俗化:以川剧语言写蜀地风俗《草鞋县令》是一部“教科书”级别的新编川剧——以川剧语言写蜀地风俗。自古蜀道难登、水害频发,剧作多次点明什邡县的地理特征:“两山夹一沟,有水难行舟”“有水大患,无水大旱”。剧中围绕水患与饥荒所展开的矛盾冲突,都与当地实情相符。同时,《草鞋县令》在人物台词中加入了丰富的四川方言语汇,来强化剧作的地域色彩和乡土气息。“人是个桩桩”“惊爪爪”“挽圈圈”“犟拐拐”“神主牌牌”……独具特色的方言叠词,为剧作增添了十足的幽默感和亲切感。“老鸹打破蛋,一场空喜欢”“锅儿吊起当钟打”“苦瓜当成嫩包谷”“水冲烂抹布,走一路就垮一路”……剧中的俚语俗谚不仅脍炙人口,也蕴含着朴素的民间哲理。值得注意的是,剧作还将川剧文川剧《草鞋县令》:当代“清官戏”的艺术探索李晓腾摘要:川剧《草鞋县令》是一部立足当代、拥抱传统的“清官戏”新作。全剧有着鲜明的民俗化风格,体现出浓厚的川蜀地域色彩。作品以意象化的舞台呈现为追求,在保留传统戏曲虚拟、留白的艺术特征的基础上,成功塑造出“草鞋”这一全新意象。作品还格外注重哲理化的思想价值,突破传统“清官戏”以解决官、民矛盾为核心的外部视角,开启了关注“清官”心理成长的内化视角,为作品注入传统儒学的思想性与反腐倡廉的时代新风。关键词:清官戏;廉政题材;川剧;《草鞋县令》戏剧评论DOI:10.15947/j.cnki.dwt.2023.000152023年第1期化融入情节中,对川剧进行介绍与宣传。最典型的便是“帮腔”——川剧高腔的音乐形式。剧作将负责“帮腔”的几名演员置于台前,组成歌队,表达场上角色的心声。如第一场中歌队唱“人都死得硬邦邦”,老仆雍奴心虚地看着杨县丞说:“不是我,是她在帮腔。”第四场歌队又唱“七品夫人不好当”,石竹娘听罢感叹:“这一腔才帮得好哦!”这样的处理增强了舞台的交流互动性,同时也营造了轻松幽默的喜剧氛围。另如第二场中,石竹娘问雍奴:“你念的啥子经?”答:“川剧锣鼓经。”第七场雍奴...